“學霸”小檔案
薛靖羲
亳州市第一中學,2021屆高中畢業生,2021年高考總分648分,現為南開大學學生。
進步升級篇
回憶過去,中考結束塵埃落定之時,最終成績并未令自己滿意。不過幸運的是我進入了亳州一中特訓班,在懵懂和無知中,我的高中生活開始了。相比于其他優秀的同學,我的高中生活更像是一場不斷闖關升級打boss的游戲,其中的“升級”秘籍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適應與調整。邁入高中,迎接我們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適應與調整。高一的第一次月考,我自認為發揮得不錯,可成績出來并不理想,年級排名已經將近100名,而朝夕相處的同桌則是考到了年級前十的好成績。記得公布成績的時候,我心里充滿了落差感,好像把中考之后的陰霾延續到了高中,我不甘心。之后我便反思了高中生活的第一個月,究竟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哪里還可以改進,學習方法應當做什么樣的改變。之后我便調整了心態,扔掉了初中的思維與學習方式,很快適應了高中的學習節奏,也在之后的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高二的時候也順利進入了更加優秀的卓越A班。事實證明,在進入一個嶄新的環境時,我們應該積極地去適應、去調整自己,以達到最佳狀態。
樂觀與平和。相比于初中課程,高中知識的容量和難度都要更上一個臺階。一般來說,我們也很難做到一次性掌握全部知識點,也很難每次考試都考到理想的成績。因此,一個樂觀、平和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班主任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難都難比耐心,要易都易比細心”。這句話也伴隨了我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里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里看見危機”。樂觀,需要的是我們在面對困難與逆境時不卑不亢,對自己充滿自信,積極向上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沉溺在消沉、自卑的情緒中;平和,就要求我們以平常心看待每次考試,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成績。考試只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而不是我們的全部。我其實并不贊同“分,分,學生的命根兒”這句俗語,分數只是結果,而我們應該關注的則是過程。每次考試結束后,我都會仔細復盤考試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以及心態的變化,只有正確看待得與失,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計劃與提升。高中生活勢必是枯燥乏味的,日復一日地刷題學習,月復一月地質量檢測,難免讓人懈怠與無聊。這個時候,給予自己適當的滿足感則是很關鍵的。高三的每一天,我都會給自己定下一些小目標,比如弄明白昨天的壓軸題,分析這篇文章的思路等。每每完成自己定下的任務時,我都會有一些滿足與成就感,正是日常中這些微不足道的滿足感,支撐我度過了整個高三生活,也正是這些細小的目標,厚積薄發,幫助我不斷查漏補缺、提升自己。
反思與總結。反思總結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完善錯題本的建立,不必完整抄下原題,只需將寫題過程中卡頓、疑惑、錯誤的點記下來,這樣既不會浪費高三寶貴的時間,也便于后續進行復習。其次,要善于對每次考試乃至每次做題的思路、狀態進行總結,有時候考試呈現的分數并不完全是知識層面的水平,它同樣也是對你的狀態、心理素質的一種考驗。經過很多次考試的磨練后,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適當的反思總結使得我的心理素質更加強大,考試的時候也更加容易進入到狀態。最后,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在腦海里總結當天寫題時的心得,或是數學圓錐曲線的一個二級結論,或是英語遇到的生詞,涓滴成河,漸漸地,我的能力也在不斷反思與總結中提升了。
學習方法篇
語文: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要從日常做起。
作文方面,最基本的應做到三好——標題好、論點好、字體好。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潤色語言、優化結構、豐富事例,才能取得較高的分數。我認為即使學習壓力再大,語文素材的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遇到一些觸及心靈的句子及時摘抄,看到優秀作文也要善于分析他們的行文思路。此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自己表達觀點的能力。高中時,語文老師就經常訓練我們“小作文”,提綱挈領,迅速打好結構,這對寫作是有很大幫助的。
此外,還要熟悉高中語文的“套路”,以理科思維去分析題目,訓練一些答題技巧,比如選擇題的幾種“陷阱”,論述題如何分析怎樣寫等,只有對解題思路以及題目的“套路”熟悉掌握后,才能進一步提高語文成績。
數學:數學可以算是高考中比較有挑戰性的學科了,很多同學也是對數學頭疼不已,那么高中數學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提高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夯實基礎,避免眼高手低情況的發生。每次考試結束后,總是能聽見同學們說,“哎呀,這題我會的,可惜某個點寫錯了......”這其實就是基礎不牢固的表現。剛開始我也是這樣,心高氣傲,只放眼于難題,覺得只有寫出難題才算得上優秀,實際上并不是。很多時候,我們失分都在基礎題,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反而是那些難題,因為平常強調得多、訓練得多,不容易出錯。因此,在日常學習中,一定要對基礎重視重視再重視,保證“會的全對”,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進一步提高。
其次,在基礎扎實的前提下,很多同學都會發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就遇到瓶頸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重點攻克那些難題。我個人的做法是題海戰術,分題型大量訓練,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感受題目,了解其背后的出題邏輯,分析做題思路,并且形成一定的“肌肉記憶”,做到“無他,惟手熟爾”。
此外,還要盡可能地多見題、多了解一些題型。我在高二高三的時候,買了大量的數學資料,每天都要花上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與其相處,就是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見到更多題型,才不至于在考場上見到新題型手忙腳亂。
最后,還要善于利用錯題本,不斷咀嚼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與題型,及時復習自己新遇到的“卡頓與疑惑”,做到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厚積”,才能在高考中“薄發”。
英語:學好高中英語,個人覺得重點在“刷題與積累”。
從高二下學期開始,我們班每周都至少寫兩張英語卷子;到高三時,基本能保證一天一張。但是試卷不是以寫完作為目標,關鍵在于積累其中的生詞與新詞組,不斷充實自己的語言。
理科綜合:300分的理科綜合,絕對是高考的大頭,也是我們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關。
理科綜合難就難在時間少、題量大。這對我們的時間管理、心理素質以及知識熟練度提出了很大的考驗。剛接觸理綜時,我根本寫不完,而且由于時間緊張給心理造成巨大壓力,前面寫的題目也會錯誤百出。于是我每天都會抽時間從頭到尾完整寫一張理綜試卷,從做題順序到時間分配都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之后理綜成績也是突飛猛進。因為我的生物比較占優,一般我會快速把生物以及后面三道較為簡單的選修題寫完,然后再寫化學與物理,我認為這樣比較有利于把握節奏,同時保持一個較為平穩的心態。而理綜考試,正是節奏、心態、知識的集中考察。
學習心態篇
高考對于心態的考驗也是一大難關,就我個人而言,心態的波動在所難免,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地保持平穩。我在壓力大的時候會選擇去操場跑步,運動流汗能夠使我放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放松方式,在緊張的高三生活中,也要適當勞逸結合,保持一個積極向上、平和的心態,備戰高考,相信一定會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
□由薛靖羲口述、徐徐整理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