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合肥肥西,有這樣一場別出心裁的活動。一個小小的蒿子粑粑,卻引發線上、線下熱議,集中展現了近期肥西縣文旅資源和鄉村振興的最新成果。
以“粑粑”為窗口,彰顯肥西文旅魅力
5月15日,在合肥肥西的柿樹崗鄉,“柿”事如意,“蒿”情滿懷——第五屆蒿子粑粑文化節暨鄉村振興推廣會活動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肥西縣三河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策劃并承辦,通過直播帶貨、非遺展示、民宿體驗等內容,全面展示了柿樹崗鄉厚重的民俗文化底蘊,以及鄉村旅游新風貌。此次活動線上部分,由肥西發布視頻號等多平臺同步直播,共計15.5萬人在線觀看;線下陳列出售特色農副產品30余種,共計銷售32965元,線上共展示20余種產品,直播期間線上銷售額3000元。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大咖云集。肥西企業家代表、老鄉雞創始人兼董事長束從軒講授蒿子粑粑制作技藝,柿樹崗鄉副鄉長儲正銀介紹起柿樹崗鄉的特色農產品,柿樹崗鄉文化站高世林介紹著當地非遺——蓮湘舞在青少年中的傳承,肥西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江婷婷介紹了“紫蓬山舍”品牌概念、詩韻甜園民宿等項目......讓現場來賓飽足了眼癮,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了解,本次活動的線下部分將持續兩周,包括活動展陳和農產品銷售等,廣大市民可隨時來現場品嘗蒿子粑粑的清香,感受肥西鄉土文化的魅力。
活動展陳和農產品銷售
文旅產品,構建肥西鄉村品牌影響力
在肥西,除了蒿子粑粑,各類農產品品種繁多,綠色健康。特色農產品如稻蝦米、脆桃、黃桃等,主要農產品包括桑葚、油桃、白桃、冬桃、翠冠梨、翠玉梨、黃金梨、葡萄、獼猴桃、藍莓、無花果、碧根果等,非遺產品也是當地一大特色,老唐醬干和黃花老燜醬遠近聞名。
據了解,制作蒿子粑粑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還有吉倉合作社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有效增強了當地文旅特產的影響力,帶動了農產品銷售。
民俗文化是鄉村建設的重點支撐。在柿樹崗鄉,人們不僅重視鄉村文化建設,更重視鄉村文化傳承。柿樹崗鄉的蓮湘舞、門歌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柿樹崗鄉也因蓮湘舞,獲得“安徽省文化藝術之鄉”殊榮。
柿樹崗鄉《蓮湘舞》
聚星糧驛1953鄉村振興項目
產業支撐,帶動肥西鄉村振興發展力
柿樹崗鄉鄉村振興體驗館
以花崗鎮楊灣村扶貧產業園為例,憑借優質的農副產品,已成為肥西縣村集體經濟收入排名第一的村,2021年村集體經濟超過300萬,今年預計突破400萬大關;上派鎮通過積極引入蘭君園藝,建設盆花示范基地,不僅帶動了161戶脫貧戶增收致富,還幫助企業解決建設中資金困難;官亭鎮佳燁產業園,以萬畝碧根果為依托,集倉儲、貿易、研發、加工為一體,帶動村集體增收近100萬元;嚴店鄉百果采摘園,帶動周邊農戶收益,并成為村民們休閑采摘的好去處。
據悉,肥西縣很多鄉鎮,都實施了包括苗木花卉、生態大棚、現代農業、農特產品扶貧超市等一系列產業項目。截至去年底,肥西縣投入財政資金2.4億元實施了包括設施農業、現代農業、農特產品加工、扶貧工廠等147個產業項目,僅2021年就產生收益近1300萬元,帶動全縣鄉鎮(園區)優勢產業良性發展的產業發展新路徑。
今年,肥西縣創新開展鄉村振興產業項目擂臺大比武,實施產業項目21個,成功引入了王仁和米線、安徽朗坤物聯網等多家現代農業企業合作共營,引入社會資本達2.35億元。
文旅興,產業旺,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翅膀。在肥西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開始新的啟航。(記者 汪應智)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