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福田雷薩總部及特種車輛制造基地投產儀式舉行。
至此,安慶第三個整車項目正式投產,向著千億汽車產業又邁進了一大步。 福田雷薩專用車下線 “5、4、3、2、1”,倒計時中,屏幕緩緩開啟,一款攪拌電動、行駛燃油雙引擎驅動的工程專用攪拌車款款駛出。
福田雷薩總部基地及特種車輛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一期土地511畝,投資金額17億元,二期土地363畝,投資金額13億元。
“根據福田汽車戰略部署,安慶定位為福田雷薩的全球總部所在地,是福田雷薩的戰略中心、創新中心、業務運營與管理中心。”福田雷薩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席俊介紹,主要包括特種車輛智能制造基地、客戶體驗中心、高端核心零部件產業園、金融服務、工業互聯網、產業平臺投資、商貿及物流等產業。
走進廠區,這里有全市最大、12.4萬平方米的單體車間。整個基地在工業機器人、5G、AI、數字化檢測等先進技術全面應用的基礎之上,通過信息化系統的集成鏈接,在智能網聯、綠色環保及自動化程度上,達到了行業一流水平。“其中,一號聯合智能制造中心,包含9條自動化生產線及364臺大型設備,能夠實現年產2.4萬臺高端裝備、特種車輛和專用車輛;二號檢測及精飾中心設置兩條智能化產線,滿足起重機產品的檢測及所有車輛的精飾;三號調試中心同時滿足汽車起重機、廂式車等車輛的淋雨試驗;四號試制試驗、計量理化中心設置理化試驗室、機械實驗室以及材料實驗室滿足新產品開發需求。”雷薩股份有限公司安慶智能制造中心總經理王偉介紹。
隨著下線投產,今年安慶基地將計劃產銷各類專用車6000輛,達產后年產3萬臺專用車,將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工程機械和專用車全球化的上市公司。
從簽約到投產“一路綠燈”
北汽福田是中國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商用車企業,專用車業務是北汽福田“二次創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業務,福田雷薩則是承接者。
這于安慶來說,是不可多得且勢在必得的項目:
2020年6月12日,安慶經開區管委會得知項目信息;
2020年7月1日,項目簽約,福田雷薩正式落戶安慶;
2020年10月24日,項目奠基儀式舉行;
2022年1月8日,建設完成,啟動設備安裝;
2022年7月6日,整車下線、正式投產。
這組數據清晰記錄著福田雷薩項目在安慶的生根發芽,也折射著“雙招雙引”中的“安慶速度”:從獲取線索、對接洽談、簽約落地,不到20天便拿下;從簽約到建設工作全面啟動,不到4個月;克服疫情、汛情疊加的不利因素,也只用了一年多時間便完成基地建設、設備安裝、人員就位。
“這離不開爭先擔當、快干務實的實干之風。”北汽福田黨委書記、董事長常瑞在投產儀式上說到,“更令我動容和折服的,是市領導班子對汽車行業的認識和理解,不是簡單地招到商、引到資,而是通盤考慮、系統規劃,圍繞汽車及零部件全產業鏈條,全力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集聚基地,劍指安徽汽車產業第三極。”
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服務在這個項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安慶經開區管委會成立了以管委會主任為組長,分管招商的副主任為副組長,招商、國土規劃、建工、人社、企業服務中心、行政審批等各職能部門部門長為組員的項目推進小組,還成立專班、落實帶班制度,全過程跟蹤服務,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一路綠燈、全程服務。”這是席俊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最深刻的感受。譬如,臨時用電電壓不足,管委會聯合電力部門連夜增設變壓器;譬如,疫情物流不暢,設備、人員進不來,管委會為企業開具通行證,一路協調......
三大整車廠助力千億產業
這是安慶第三個整車項目——2016年7月,第一輛江淮新能源汽車下線,這個投資近20億元的項目,重拾安慶汽車產業發展之路;
2020年12月,振宜汽車首臺整車下線,這個投資30億元的項目,讓安慶汽車產業發展提檔加速;
又到今年7月,隨著這款攪拌車的下線,福田雷薩及特種車輛智能制造基地項目讓安慶朝著千億汽車產業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但雷薩又與其他兩個整車項目不同,它為安慶在汽車領域開辟了專用車的版圖。據相關統計顯示,專用車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50萬輛以上,2017至2021年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3.5%,市場處于成長期,是未來商用車增長的主要動力。
雷薩不同于江淮、振宜的,還在于它不僅僅是一個汽車工廠,而是“總部+基地”。“落地安慶的雷薩總部是福田汽車的特種車板塊,這是專注工程機械、環衛、大委改及新能源專用車的核心板塊,處于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在商用車領域具有極高的品牌價值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安慶經開區管委會招商一局主管吳瑩介紹。
好風借力,直上青云。截至目前,安慶已聚集數百家汽車工業企業,在福田雷薩百億助力之下,安慶千億汽車產業的目標更近了!全媒體記者 江露露 通訊員 汪晶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