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小檔案
王文強
安徽省無為中學2022屆高中畢業生
2022年高考理科總分681分
現為清華大學學生
學習經歷篇
能夠進入無為中學學習,我備感榮幸。初入無中時,我有著與書山題海鏖戰三年的決心,朝著我向往的星辰大海奔去。可是當我正式融入了無為中學這個大集體后,方才意識到一粟對于滄海的微小。 當少年的棱角被現實磨平,我也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夢想可貴,但也要與現實緊密相連,與其喟嘆命運的不公,不如起身奮斗乃至戰斗。高中三年是一場緊張的比賽,而高考,便是華山論劍之時。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不會流血,但會受傷。而我們背負的是家庭的夙愿,是學校的期許,是社會的期待與盼望,那些傷痕累積成的勛章,見證成長的一路風浪,鑄成我們令人驕傲的過往。
高中生活中,那一次次的活動不僅贈予了全體師生放松愉悅的機會,更是給無中精神賦予了深刻的含義。成長在無為中學這樣的一個大家庭里,我備感溫暖與安心。流金鑠石的8月,在楚江體育場上揮灑汗水的我們用堅持詮釋了青春最亮麗的底色;10月金秋,朝曦益明,我們整隊于操場參加南京研學活動出征儀式,身著校服的同學們精神抖擻,對此次活動充滿了期待,這一活動讓書本照進現實,讓現實穿越歷史,讓大家切實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11月,我們又迎來了激動人心的田徑運動會,體育場上班旗翻飛,鼓聲雷動,體育健兒們矯健的身姿是賽場上最美的風景,而同學們的吶喊助威、陪跑鼓勵也讓人感受到同學情的彌足珍貴......
高考是人生第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第一個分水嶺,高考確實不能一考定終身,但它確實能夠給我們翻身的機會,我們若是向往詩與遠方,高考則是我們的不二選擇。
我的高中生活,雖談不上崎嶇不平,但也有些許波瀾。在高一入學時,我心中的燈塔并不是清華大學,畢竟開始能力有限,成績也不過在年級一百來名而已,清華大學只是一個離我很遠的、只能在明信片上見到的二校門而已。隨著成績的上升,我也慢慢地進入了年級前50、前30甚至前10的梯隊。
成績水漲船高,想要踏入清華園的愿望也愈來愈強烈,直到這成為了一種沖動。現在已經進入清華大學的我,回眸那些為自己的熱血夢想而奮力拼搏的日子,常常不由得熱淚盈眶,誰不曾擁有一個為自己的夢而向光奔跑的青春。四季輪回,周遭的風景在變,而我那向陽而生的赤子之心永不會變。這幾年,“我曾登上過高山,也曾跌落谷底”。有一段時期是我最失落彷徨的日子,猶豫不前,自卑恐慌,多少次涌現心頭;痛苦麻木,抑郁憤懣,無數次沖入腦海。可是,這不是我的歸宿與結局,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不是生而注定的LOSER。我又怎能倒下,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鋼槍已經擦亮,東方已經露出曙光。時間,不允許我再猶豫;空間,不允許我再逃避。
我平凡,但我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經歷了這一切,徘徊于新世界的大門前,更多的是我對往昔的迷戀與不舍。我終究無法瀟灑地揮手自茲去,無為中學承載了我太多的喜怒哀樂,流過淚,療過傷,跌倒了再站起,從無到有,從無知到成熟,從沖動到穩重。我經歷了太多也改變了很多。
站在高樓看過風景,必然會向往遠方的山巔。抉擇,難以處處順滑,但求不做浮萍,而每一個你我,絕不躺平,絕不由天,要努力在時代與命運的羅盤上刻下印記,以千萬個一粟聚成洪流、匯于滄海。雖千萬人吾往矣,既然選擇了詩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學習方法篇
1.數理學習
開始學數理的時候,覺得這兩門學科難是十分正常的,像“韋神”那樣的人能有幾個?對于普通人而言,我們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與熟悉都有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且眾多的學科、一環套一環的知識點讓我們喘不過氣來,從而感覺無從下手、力不從心,徹底擺爛。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接受自己的不足,悅納自我,減少社交娛樂時間,將大力氣投入在我們薄弱的地方,例如某同學的物理不好,他(她)就要去熟悉課本上的實驗與公式,輔導書上的解題模型、技巧等。只要肯投入時間,一定會有收獲。
2.學習動力
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有時產生些許厭學情緒是很正常的,此時你不必過于逼迫自己,強迫著讓自己學習,你可以暫時停下手中的筆,想一下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或者環顧一下你周圍奮筆疾書的同學,你便不敢懈怠了。
3.來自周圍的壓力
不要被周圍的人所影響,焦慮是自己給自己施加的無形壓力,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別人的學習方法不一定最適合你,所以不要自亂陣腳,被他人帶偏了節奏,找到最適合自己作息規律的方案,堅持自己的一套即可。我們無需和身邊的同學比來比去,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優秀我們便可以問心無愧。
4.關于成績
高三有很多次考試,理綜周測、月考、段考、合肥二模、江南十校、皖北協作區、天一大聯考......在這些考試中我們的成績或許起起落落,我們的心情也隨之或喜或悲其實,大可不必。考試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多種因素,成績單其實不是讓大家去炫耀或者難過的,它是一紙診斷單,考試后圍繞它的反思必不可少,找出問題根源所在即可。
家長點評
□王文強母親 謝理文
王文強學習刻苦,有一股韌勁兒,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他總是想方設法去解決,并向未知的領域不斷進軍。在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中,他不斷地磨礪自我,提升綜合實力,最終在2022年高考中脫穎而出,圓夢清華。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天道酬勤”,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榮光才會照亮最初的夢想。
□王文強口述,徐徐、俞小三采寫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