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多次指出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在基層,我們一些干部在說為人民服務的時候,說得很溜,但是做起來就時不時有點磕磕絆絆;我們還有一些干部對群眾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判斷,特別是對那些有訴求的群眾,不管是合法合理的還是不合法不合理的訴求,就覺得群眾是來找麻煩的,經常聽到你不懂、沒辦法、你回去找村里等一些話,簡單粗暴又拒之門外。為人民服務,我們是大會小會天天講,但有些干部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原因還是宗旨意識不牢固。樹牢宗旨意識,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個人認為要做到“五心”。
一是要熱心。笑臉相迎暖心,冷臉對待寒心,暖心創造相互理解的基礎,寒心埋下相互對立的隱患。一個笑臉、一杯熱茶、一句問候,往往就能走進群眾的內心,就能讓群眾感受到親切、尊重,就能讓群眾對黨和政府保持信任的態度。怎么做到笑臉相迎,就要始終保持對人民的一顆熱心,有了熱心,自然就會有笑臉,笑臉相迎要久久為功、深入骨髓,這應當成為我們接待群眾的態度。
二是要貼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省委書記鄭柵潔說,耳聽范圍,想到問題;目光所至,看到問題。這就是要我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而且要在群眾之前想、之前急,要將為領導著想的思維習慣同樣用在群眾身上,善于揣摩群眾的想法,主動作為,不能坐等群眾找上門;不能只盯住關系長遠的發展大事,而忽視群眾天天有感的小事;不能只在意大部分群眾的利益,而忽視個別群眾的感受,更不能做官老爺,而要做群眾的貼心人。
三是要用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不但要貼心,還要認真對待,用心解決。所思所想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能立即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把事情再推到下一級,不能立即解決的要及時研究,主動回訪,不能解決的要做好解釋。再小的事也要盡百分百的心,要讓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成為常態。用心就有擔當,哪怕最后結果并不如群眾所愿,群眾看在眼里,大部分群眾也會抱著理解和體諒的態度。同時,對群眾承諾的事更要用心,必須兌現,防止陷入“塔西佗陷阱”,給今后工作造成更大的被動和惡性循環。
四是要耐心。在基層,耐心能考驗干部。有些干部接待群眾,前兩次都能笑臉相迎,第三次就失去了耐心,臉色就晴轉多云了,再后來就是陰天了,功虧一簣;有些干部在解決群眾訴求的過程中,隨著困難越來越多,耐心也磨完了,最后抱著拖著不辦或者誰愛辦誰辦的態度,同樣功虧一簣。前面表現再好,最后失去耐心,在群眾眼里就變成了敷衍,在群眾心里就考了個低分甚至是零分,這比一開始就不解決所產生的影響更壞。
五是要比心。群眾滿不滿意是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我們不能簡單地在腦海中想象、在圖紙上劃圈、在空曠處指點,更不能形成我不要你們怎么想、我要我怎么想的思維,而是要在謀劃發展和解決群眾訴求的過程中,不斷地將心比心,學會和保持站在群眾的立場去思考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如何展開以及需要達到的成效,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我們的工作讓群眾滿意。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