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波?鎮黨委副書記 衛超
回望歷史,環顧世界,沒有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在理論上鮮明提出,在思想上明確要求,在實踐中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天下之大,黎元為先。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的最多的還是“人民”。“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維護人民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只要始終堅持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黨就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人民是新時代偉大成就的創造者
回眸十年,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譜寫了氣吞山河、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
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谷物產量穩居世界首位;城鎮化率達到64.7%;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凝聚著人民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人民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人民的巨大犧牲,展現了人民自強不息創造美好生活的精氣神。十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乘風破浪,經受住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取得脫貧攻堅戰、疫情防控阻擊戰、藍天保衛戰、改革攻堅戰等一系列歷史性勝利,就是因為充分發揮了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譜寫者,是真正的英雄。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
民心所向,憂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指出:“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從教育到就業、從收入分配到社會保障、從醫療到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盯緊人民急難愁盼問題,著力解決人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回應人民關切,充分彰顯著我們黨發展為了人民的偉大情懷。
發展為了人民是擲地有聲的誓言,更是念茲在茲的行動。十年來,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51萬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改造棚戶區住房4200多萬套,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一個個數據成為民生改善的真實寫照。我們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十年民生答卷,繪就人民幸福底色。回望走過的路,我們越發堅定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努力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最強大的底氣。
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了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會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我們要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共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