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師范學院藝術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 沙 渺
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蘊含著百年大黨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和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精神密碼。以文藝的號角賡續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新時代新征程上富有歷史傳承價值的時代課題。
中國共產黨人百年精神譜系的賡續歷程
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更是一部自身建設史。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百年黨史中的深厚孕育與壯闊展現,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精神?!皞ゴ蠼h精神”概括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精神,與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共同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偉大建黨精神沿著時代化的路徑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黨的精神譜系之緣起,“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凝煉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偉大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偉大抗戰精神等。這一時期一首首音樂作品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生動詮釋:《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衛黃河》等是偉大抗戰精神的深刻寫照;《七律·長征》《過雪山草地》等是偉大長征精神的深刻闡釋;《南泥灣》生動展現了大生產運動等。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精神譜系接續傳承,“自力更生、發奮圖強”,凝練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同一時期涌現出的大量音樂作品如《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我的祖國》《英雄贊歌》《學習雷鋒好榜樣》《我為祖國獻石油》《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等。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的精神譜系繼續發揚光大,“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凝練形成改革開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諸多作品描述了改革開放,如表現南方談話《春天的故事》,農村改革取得突破《在希望的田野上》,西部大開發《西部放歌》,加強改進民族工作《愛我中華》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精神譜系賡續傳承,“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是伴隨新時代新征程步伐最響亮、最和諧的“畫外音”。這一時期凝練形成脫貧攻堅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絲路精神等,涌現出表現中國夢《我們都是追夢人》,“一帶一路”倡議《絲路放歌》,脫貧攻堅《一個都不能少》,全面從嚴治黨《不忘初心》等眾多經典曲目。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價值意蘊
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實踐的運動,賡續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延續中國共產黨人百年政治品格與意志品質、增強文化自信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現實需要。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詮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偉大建黨精神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中國共產黨建黨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孕育而生。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思想引領,形成和發展了偉大建黨精神,而偉大建黨精神拓寬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認識?!蹲窳x會議放光輝》記錄了遵義會議這一黨的歷史上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春天的故事》勾勒出深化改革開放、建設經濟特區英明決策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和人民幸福的喜悅;《在燦爛陽光下》呈現出人民沐浴時代春風的幸福與自豪;《陽光路上》表達出對偉大祖國科學發展的贊頌及和諧生活的祝福;《走向復興》展現了黨的十八大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迎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核心,黨在百年奮斗的各個歷史時期都依托人民、植根人民、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人民創造歷史、人民發展歷史,持續引領著精神譜系的發展。描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好》生動表現出人們歡呼雀躍的場面和樸實真摯的情感;“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江山》表達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堅定信念。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詮釋了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自強的傳承和弘揚。文化自信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體現著高度的民族意識和賡續傳統文化的精神自覺,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中華文化化與中華文化的馬克思主義化。反映山東根據地創建和鞏固的《沂蒙山小調》就源于戰斗間隙采集的沂蒙山區花鼓調;《翻身農奴把歌唱》運用藏族民歌元素反映了西藏民主改革等經典作品正是這方面的代表。
新時代新征程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做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具體指示。新時代新征程上,文藝工作者要銘黨史守初心擔使命,賡續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在“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程中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