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年,孩子的成長和變化太大了”。春節臨近,外出務工的父母回來看到方園進入農村寄宿制教育集團后,不僅學習進步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更強了,既欣喜又感動。寒假開啟,當廣德市柏墊鎮初級中學九年級學生萬筱托著行李離開學校時,心里滿是對這所“鄉村溫馨校園”的依戀與不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我省不斷提升鄉村教育質量,開創教育振興鄉村新局面,用教育點亮山里娃的未來。
山里娃也能上好學
去年10月,本報專題報道《打造農村孩子的樂園 留守兒童的家園——“農村寄宿制集團辦學”的歙縣經驗》曾關注家住歙縣小川鄉盤蘇村的15歲學生方園。之前,他在離家十幾里遠的小洲中心學校讀書,每天上下學十分不便。去年8月底,歙縣探索打造集團樣板校,研究出臺了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針對山區九所農村學校按照就近原則組建寄宿制教育集團,方園也因此成了歙縣森村教育集團九年級學生。
一年來,該縣很多農村孩子像方園一樣進入教育集團總校讀書,開啟了全新的寄宿制生活。黃山市教育局辦公室負責人潘子文介紹,對留守兒童而言,到集團總?!凹淖x”,主要解決了兩大難題:一是因家長外出打工,日常作業無人輔導;二是因家長大包大攬,學生自身習慣養成較差。“農村寄宿制集團辦學模式讓學生監管難、教育難、溝通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事實證明,這是破解‘上好學難’問題成本低、風險小、成效大的一條創新路徑,也是推進優質教育均衡化、豐富課后服務課程的有效舉措。”歙縣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育局局長吳文斌介紹,該縣農村寄宿制集團辦學模式從學習、生活、情感等方面全方位關愛學生,讓寄宿制學校成為農村孩子的樂園、留守兒童的家園。
寄宿制學校的快樂足球 □通訊員徐鑫供圖
鄉村學校多么溫馨
剛剛進入寒假,萬筱已經開始懷念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了。在她心里,有了學校、教師的守護,鄉村童年更添了一番溫馨的滋味。去年3月,本報出版《鄉村校園多溫馨》??劢刮沂∴l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
鄉村溫馨校園建設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2020年初,教育部辦公廳、安徽省教育廳相繼發布《關于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吹響了加快鄉村溫馨校園建設的號角。《通知》發布以來,我省上下為一手抓校園校舍等“硬環境”建設,一手抓精神文化等“軟環境”建設,努力實現鄉村溫馨校園全覆蓋,付諸了一系列生動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當被問及學校建設“溫馨校園”的經驗所在,廣德市柏墊鎮初級中學校長徐壽友的回答是:“愛與責任?!毙碌囊荒辏M谶@所小而美、小而優的鄉村寄宿制中學,用愛與責任繼續書寫溫馨校園的美麗畫卷。
學生在鄉村溫馨校園里學習 □通訊員徐壽友供圖
首席教師激活鄉村教育
去年7月,央視《焦點訪談》以“我們村的新能人”為題,通過鄉村首席教師陳全文及其團隊的故事,生動再現壽縣鄉村首席教師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成效。從教33年,陳全文扎根鄉村教育,創新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研究,讓“山里娃”愛上語文,愛上學習。2020年春,該縣24個鄉鎮學區分別成立首席教師工作室,陳全文成為炎劉學區首席教師工作室核心成員,并擔任小學語文學科組組長?!笆紫處熂仁菢s譽,更是責任”。陳全文引領帶動全學區鄉村語文教師投身教學研,通過“傳幫帶”幫助青年教師成長,一直在路上。
首席教師陳全文的故事,是壽縣推進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計劃試點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去年8月,本報刊發《首席教師激活鄉村教育》稿件中也宣傳報道了我省鄉村首席教師試點工作的典型經驗。作為全國四個試點省之一,為推動全省五市四縣的鄉村首席教師崗位計劃試點工作有效實施,2021年9月,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加強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計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試點地區也紛紛創新舉措,深入實施試點工作,推動廣大鄉村教師能力提升和縣域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
鄉村教育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提質量、補短板,讓每一個“山里娃”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此,我省聚焦“兜底線”,確?!坝袑W上”;聚焦“補短板”,實現“上好學”;聚焦“匯智力”,助力“促發展”;激活鄉村教育,賦能鄉村振興。
首席教師成“鄉村新能人”□通訊員陳全文供圖
□本報記者 謝婷婷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