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已有一段時間,全國多地學校因甲型流感等傳染病疫情發布停課通知。我省近期也有不少學校發生由流感病毒、諾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為什么學校聚集性疫情高發?應該如何應對聚集性疫情?2月26日,記者了解到,安徽省疾控中心近日發布相關熱點解答。
不必因為“停課”二字而過度恐慌
近期學校聚集性疫情高發的原因是什么?省疾控中心介紹,初春時節,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正是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常見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上校園內人員流動性和室內人口密度大,一旦其中有傳染病患者,發生校園聚集性疫情的風險高。
那么,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怎么辦?專家表示,學校發生流感、水痘、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聚集性疫情時,往往采取隔離治療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綜合性處置措施,而停課是其中方式之一。
當學校內出現一定數量的病例后,為更好地保護學生群體健康,避免校園內疫情進一步擴散,學校會采取小范圍暫時停課的方式來應對,公眾不必因為“停課”二字而過度恐慌。
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
應及時報備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應對春季傳染病,學生、家長和老師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首先,學生及家長應做到科學穿衣,春季氣溫變化較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個人體質情況,適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同時,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衣、勤洗手、勤開窗通風,保持居住環境清潔。
此外,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均可通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一旦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及時報備,及早離崗離校居家休息或治療,切勿帶病上班(課)。在流感、諾如等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降低暴露風險。
另外,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加強監測,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和復課證明查驗等制度,一旦發現有發熱、腹瀉等癥狀的學生,要及時安排就醫。發現學校病例異常增多時,要立即向所屬疾控機構及相關行政部門報告。同時,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原料和加工環節的監管,食堂員工在加工處理食物和配餐過程中規范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學校要提供安全飲用水。對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定期清潔與通風,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水龍頭等重點部位定期清潔與消毒。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唐萌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