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選擇西部,跨越1600公里,讓自身的光和熱在有限的一年內,去照亮更多孩子未來前行的道路,用實際行動點燃西部鄉村教育的星星之火。”安徽工業大學第二十四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李畑昕說。
在祖國西部的沃土上,青春是破曉的第一縷陽光。2013年,安徽工業大學入選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項目。10年來,該校連續選派30名研支團志愿者赴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中小學校,開展志愿服務和支教工作,累計服務學生2萬余名。
微光如炬,薪火相傳。該校研支團秉持“授人以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將鋼鐵品質、工大精神融進課堂教學,積極探索“科學+思政”的教育新模式。“四川這邊鮮少下雪,當學生通過吸水樹脂和清水,親手造出雪后,他們瞪大雙眼,不敢相信”。第二十四屆研支團成員曹子藝介紹,依托安徽工業大學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支團開設“小創客啟夢坊”特色科學課程,帶領學生玩轉科學,在動手動腦中啟智潤心。
10年接力期間,研支團舍棄周末休息時間,整合社會各界力量,開設“小信鴿”書信交流活動為學生搭建看世界的橋梁。“滿天星”公益助學活動中,研支團累計籌集助學金12萬元,幫扶50余名學生。“暖冬行動”中,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捐贈衣物,為鄉鎮學校捐贈圖書、運動器材、凈水設備等。樂至縣是陳毅元帥的故鄉,研支團依托當地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教育陣地,精心設計“弘毅青年志愿者宣講團進校園”、促民族團結主題講座、觀看紅色主題演藝等系列活動,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一天支教人,一生支教情。服務期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牢牢鐫刻在研支團成員的心中。“我熱愛西部,我要在西藏繼續追逐建設西部的夢想”。安徽工業大學首屆研支團成員刁鳳結束支教服務后,選擇扎根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在一年的支教時光里,我們愛上了教育”。該校第十九屆、第二十一屆研支團成員楊恒基、王婉琛、葛麗君等兼任學校思想政治輔導員,留校任教。
從第一批3名志愿者到如今30名的研支團大家庭,該校研支團一路碩果累累,“益農電子商務”項目獲安徽省第三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一等獎、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小信鴿’筑夢帥鄉”項目獲得安徽省第二屆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10年接力中,研支團先后涌現出“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王敏、“安徽省十佳大學生”吳保林、“安徽省優秀大學生”姚樂平、“四川省優秀西部計劃志愿者”楊恒基、“安徽省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汪雨航等。
□本報記者 謝婷婷
通 訊 員 李畑昕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