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五次團代會——代表團訪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勉勵廣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近年來,為切實發揮好共青團橋梁紐帶作用,安慶共青團探索出“1+2+N”實踐模式,助力安慶籍在外青年學子在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等基層實踐中,感悟家鄉發展、厚植家鄉情懷,在心系家鄉、回報家鄉、建設家鄉中書寫青春奮斗故事。
建立一個組織 增強在外青年學子的歸屬感
2022年,團安慶市委將籌建安慶籍學子團工委列為“安慶十大青年民生實事”的一項重要工作著力推進。學子團工委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強在外高校學子團建工作,完善組織架構、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關懷、增進群體認同,創新性提出“夢拓1V1”幫扶計劃,要求每名委員每年至少同一名安慶籍在外高校新生結對,在環境熟悉、資源匹配以及職業規劃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切實發揮了聯系青年人才、助力家鄉建設的作用,成為團市委聯系在外高校學子的重要紐帶,不斷向在外高校學子傳遞家鄉溫暖。
返鄉大學生發揮醫學專業特長參與專業型青年突擊隊
返鄉大學生參與安慶市青年學子家鄉行活動
實現雙向奔赴 引領青年學子在基層實踐中建功
兼職團委副書記,在基層治理中增長才干。積極爭取市委組織部的支持,統一部署選拔安慶籍在校大學生兼任鄉鎮(街道)團(工)委副書記,吸引103名安慶籍優秀大學生返鄉參與“雙招雙引”、鄉村振興、社會治理、志愿服務等活動。發揮專業優勢,在基層“醫”線詮釋擔當。為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2023年1月,團安慶市委在安慶市范圍內發出青年志愿者招募令,以廣大優秀青年學生為主體,雙線開展專業型青年突擊隊和社區志愿服務小分隊等主題志愿服務。招募令一發出,各縣(區)團委紛紛響應、迅速行動,564名醫學專業大學生第一時間投身各縣(區)醫院參與志愿服務,給醫護人員“打下手”,當就診患者“小幫手”。
打造多項品牌 堅持以活動擴大“朋友圈”效應
團安慶市委充分發揮共青團橋梁紐帶作用,通過舉行“宜”起向未來——青年學子家鄉行、爭當家鄉推介官短視頻大賽、我為家鄉代言等一系列品牌活動,為優秀學子返鄉搭建了交流平臺,讓青年學子更好地了解家鄉、感受家鄉、服務家鄉。同時,團組織的凝聚力得到不斷增強,在活動的品牌效應下,參與學生從本科生群體延伸至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學生群體,“朋友圈”不斷擴大,凝聚了廣大青年學子的力量,更好地去講好家鄉故事、傳播家鄉文化,共促家鄉高質量發展。
青春無問西東,歲月自成芳華。在共青團為青年學子搭建的“返家鄉”社會實踐舞臺中,奮斗拼搏、無私奉獻......每一個美好向上的詞語都將成為新時代青年的代名詞,他們正用腳步丈量家鄉土地,以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用汗水為家鄉添彩。
■團代表心聲
當選為省第十五次團代會代表,我深感榮幸與自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初心不改思己任,無須揚鞭自奮蹄。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寄語為廣大青年奮進新征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對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認識,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作為新時代的基層團干部,在參與征遷這項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中,我始終發揚“白+黑”、“5+2”精神,提出“讓利于民”的主基調,帶領村干部、測繪評估工作人員忙碌地挨家挨戶開展測繪評估工作,并帶領青年做好政策宣講、意見征集、困難幫扶、問題解決等各項工作。“心有所向,路必不遠”。未來的我更要永葆“趕考”的清醒與堅定,把服務大局作為本職工作的立身之本,在奔赴人生的星辰大海和推動安慶市高質量發展征程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望江縣賽口鎮團委副書記 童宇哲
堅定不移跟黨走,奮發有為正當時。作為基層水利工作者,任務重、責任大,想要做好水利工作,不僅需要努力鉆研學習業務知識,更需要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團結青年、凝聚青年,充分發揮團組織在水利事業的生力軍力量。
團組織是青年溫馨的港灣,以團的工作推動業務工作,以業務工作凝聚團的力量,“黨建帶團建,團建促業務”的工作模式進一步激發了青年水利工作者的干事創業精氣神,更多的“團團”們在基層水利工作中綻放自己的青春,實現自己的理想,如漫天繁星般熠熠生輝。
——太湖縣水利局團支部書記 肖 穎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自從成為共青團員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共青團員不止是一個稱號,更是肩負著職責與使命。“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春創造美好未來”。作為醫務工作者,我應當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規范言行,切實做到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以理論學習指導實際工作。
作為醫務人員,我要時刻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動之中。工作中,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服務于患者,在自己的崗位上講初心、擔使命,為醫療事業注入自己的一份力量。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時代,我們要勇于做奮斗者、開拓者、奉獻者,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太湖縣人民醫院 張龍威
□本報記者丁亞東、通訊員朱嬙嬙整理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