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市人民檢察院、池州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召開“‘益’池山水 生態檢察”公益訴訟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以來該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并發布了該市檢察機關辦理的公益訴訟七大典型案例。
據介紹,近年來,池州市檢察機關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持續發力,護航生態文明建設;聚焦民生熱點,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安全生產;緊盯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積極穩妥辦理新領域案件。2020年以來共受理公益訴訟線索622件,立案492件,發出行政訴前檢察建議107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81件。辦理的案件中,有2件被評為最高檢典型案例,2件被評為省院典型案例,1件被評為全省優秀檢察建議。
池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黃祖旺介紹,池州市檢察院在全省創新建立“河長制+檢察”工作機制后,又與池州市環委辦、食藥安辦、消防支隊等會簽協作機制,常態化開展線索移送、案件辦理、信息互通等工作,積極打造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此外還推動基層院互簽工作意見,以及與蕪湖、馬鞍山、安慶、銅陵等市簽訂司法協作機制,匯聚皖江檢察機關保護公益合力。石臺縣檢察院商祁門縣檢察院會簽省內首個跨市生態檢察協作機制,并在破解交界地帶公益保護難題上做出有益嘗試。
會上還發布了池州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七大典型案例,分別是:貴池區人民檢察院訴劉某某非法占用農用地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青陽縣人民檢察院訴董某某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石臺縣人民檢察院訴陳某某銷售假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貴池區人民檢察院督促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履職行政公益訴訟案;石臺縣人民檢察院督促征收環境保護稅行政公益訴訟案;東至縣人民檢察院督促重大火災隱患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依法履職公益訴訟案;青陽縣“太平山房”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案。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貴池區人民檢察院督促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履職行政公益訴訟案”披露后曾倍受關注,據介紹,此前,某志愿者在相關平臺提供線索稱,池州某房地產公司擅自在售樓部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收集所有到訪人員人像體征信息,侵犯消費者隱私權。
貴池區檢察院接到線索后于2022年5月24日立案調查,后發現該房地產公司采取“全民經紀人”銷售模式,為了便于識別成交客戶是否屬于經紀人介紹,在未征求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收集所有到訪人員人像體征信息,侵權了公民的個人信息。5月25日,貴池區檢察院向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整治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行為,加大對各相關場所的常態化巡查,及時發現違法收集、使用消費者身份信息的行為。檢察建議發出后,行政機關立刻對上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調查,責令糾正違法行為,并予以警告,同時加大了其它場所的常態化巡查力度,取得良好的辦案效果。
大皖新聞記者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