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屢屢炸機、訓練無果,一度陷入自我懷疑的無人機專業小白,到自信滿滿地站上合肥市首屆青少年無人機創新教育競賽活動暨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創新大賽舞臺上,并最終斬獲個人飛行賽一等獎,這讓馬文浩用了近兩年的時間。究其逆襲的秘訣,就是咬牙堅持。
馬文浩,合肥市通用技術學校2020級(1)班學生,在班級擔任團支部書記、英語課代表。學習無人機專業的他,無人機飛得好、數據視頻做得出色,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比賽。興趣愛好廣泛的他還拍的一手好照片,攝影技術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
“哈哈,一開始,我也只是個菜鳥,都是練出來的。”每每聽到同學們的贊美,馬文浩都會大方自然地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原來,早在模擬器訓練時,馬文浩的技術不好,一度練習了很長時間還是毫無起色。真機飛行的時候,還總是炸機,和自己一起訓練的同學都飛得比他好,“那段時間,我都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學習無人機這項技能?該不該放棄?”馬文浩說,后來在老師和學長們的鼓勵下,自己才沒有放棄。隨著訓練的時間越拉越長,和他一起參加訓練的同學逐漸都因為訓練的枯燥和辛苦等原因放棄了,“我當時在心里告訴自己,一定不能放棄,即使訓練只剩下我一個人”。
正是這種堅持的精神讓馬文浩逐漸大放異彩。2021年9月,他代表學校參加安徽省技能大賽攝影測量員和合肥市技能大賽無人機操作項目,均獲二等獎。隨后便屢屢參賽,屢屢獲獎。“對我來說,參賽是檢驗自己學習水平的一個方式之一,能讓我更好地以賽促學。”馬文浩謙虛地說。
為了提高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做到全面發展,每年暑假,馬文浩都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將來踏入社會積累經驗。2021年暑假期間,他來到黃山市一家無人機飛防公司進行社會實習。通過這實習,讓他對無人機飛行、植保機的修理與維護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掌握,也更加認識到了學好專業知識、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
學習之余,馬文浩還熱衷公益活動。2020年,他加入肥東縣攝影家協會,并成為晨曦攝影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員,經常跟隨殷瑛老師參加“笑臉活動”,去給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進行免費的攝影志愿服務。“每當看到老人和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時,總讓我感到欣慰和自豪。”馬文浩說,隨著參加的志愿服務活動越來越多,自己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愛意,自己也將接過愛的接力棒,盡己所能發揚奉獻精神,將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點評
□班主任 張偉偉
馬文浩勤奮努力,多才多技。在平時的學習中,他勤奮刻苦、熱愛閱讀,注重與老師和同學間的交流學習,并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歷次考試中均列年級前茅,并在2021年12月獲2020至2021學年度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在學習文化課學習的同時,堅持多項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在無人機操作、視頻剪輯制作、攝影等技能方面不斷突破自我,多次取得了國家、省級、市級、縣級榮譽。
他淳樸善良,熱心奉獻。馬文浩出生在一個靠低保維持生計的家庭,但這些并沒有影響馬文浩淳樸善良的樂觀心態和熱心公益的奉獻精神。馬文浩在進入我校后,便加入肥東縣攝影家協會,并成為晨曦攝影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員,多次跟隨我校殷瑛老師去給社會上的那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進行免費的攝影志愿服務;多次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熟練地運用自己會的技能攝影攝像航拍,為學校記錄各類活動的開展。
他認真踏實,盡職盡責。馬文浩是一個自我要求嚴格、做事認真、踏實細致、不驕不躁、盡職盡責的人。在校近三年期間,作為一個學生,嚴格遵守校規校紀,從未違規違紀;作為一個班干,班主任安排的班務工作,總是認真細致、按時完成;作為宿舍寢室長,總是能夠組織寢室成員做好寢室衛生等工作,并連續多次被評為“校文明宿舍”。
□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陳德和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