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我們在那邊拍的照片,你看,這張是我們在給學生們上數學課,這是在開主題班會,跟孩子們聊感恩教育。”
“這張照片格外有紀念意義,是我們組織六枝特區的學生千里迢迢來我們中國科大參加游學活動,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出遠門。”
“這張是我們在當地幫農戶摘獼猴桃,然后分裝上車,大家都忙得一頭汗,但都很開心,感覺很充實。”
......
在首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貴州支教隊隊長、該校固體力學專業2022級碩士研究生趙駿波的手機里,上千張照片記錄了自己和支教隊隊員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第三中學一年多的支教時光,每一張都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每一張背后都有一個暖心的故事。
2021年10月,中國科大組建首屆研支團貴州支教隊(以下簡稱貴州隊),獲悉招募消息后,趙駿波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陳辰、天文學專業李文滔踴躍報名,并順利組隊。次年7月,他們遠赴六枝特區第三中學開展支教工作,將知識的種子悄悄地灑向那里。
準備了近一年 去了即當上“多面手”
“沒有太多的大道理,第一眼看到招募消息時,就覺得自己該去,是時候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了”。回想兩年前做出的這個決定,趙駿波坦言,自己在中國科大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是在一些講座中,聽到那么多優秀的科學家為祖國奉獻一生的事跡,自己很受感觸,“到祖國的西部去,將我們個人微薄的力量奉獻給祖國,這是我們青春的熱情。”趙駿波說。
就這樣,三位熱血青年一拍即合,組成了該校第24屆研支團首屆貴州隊。在這之前,學校已經連續選派了23屆支教隊隊員前往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等開展支教工作。為了接好這一棒,組隊后,校團委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有針對性地對貴州隊隊員進行指導和培訓,不僅安排了往屆支教隊隊員們面對面傳授經驗,還組織大家走進中國科大附中的課堂,學習師德師風、課堂教學等。
“事實證明,我們的準備是必要且充分的。”趙駿波說,去了之后才發現,那里的教師非常緊缺,大家不僅要教授九年級的數學,還跨年級教授七八年級的數學和英語,人手不足時,還得承擔起班主任的工作。“那段時間,我們每天要寫三份教案、備三份課,最多時每周工作量為45課時。
在基本的教學工作之外,三位支教隊隊員充分利用自身學科特長優勢,在學校開展針對九年級成績優異學生的數學、物理課程培優工作,每周6個課時,不斷延伸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在貴州隊的爭取和協調下,六枝特區的學生走進中國科大
請進來走出去 將科技的種子播撒在六枝
“在正式支教前,我們就商量過了,去了貴州省要落實好‘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傳承’,所以大家就在尋思著,教學之余,我們還能做些什么?”隊員陳辰說,考慮到中國科大的辦學特色之一就是科學技術,大家對科學技術充滿熱愛,那么,何不把這份熱愛帶給那里的學生們,為他們播下科技的種子。
說做就做,貴州隊以科技為出發點,設計舉辦了一系列與科技密切相關的活動,打造科技支教志愿服務特色項目:六盤水市每年都會舉辦科技節活動,但六枝特區第三中學的學生參與初賽(六枝特區區級選拔賽)的人數屈指可數,獲獎人數更是鳳毛麟角。貴州隊從零做起,自主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科技課程,幫助該校培養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帶領46名學生參加了2023年六盤水市科技節4個大項、6個小項的比賽項目,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斬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4項,并有19名學生進入六盤水市級比賽(復賽)。
這次比賽不僅收獲了當地教育部門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也讓貴州隊堅定了做好做大科技支教的信心。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貴州隊將科普教育逐步推廣到了六枝特區,三位支教隊隊員多次前往四角田小學、六枝六小等學校開展科普講座,并與中國科大校內科普組織積極聯系,建立起中國科大與六枝特區的科普教育連接。在中國科大科研部、幫扶掛職教師和支教隊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六枝特區2023年度科技人才活動日正式開啟,一支來自中國科大的教授和優秀學生組成的30人隊伍來到六枝特區開展科普活動。
2023年4月20日至24日,第八屆“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中國科大2023年科技活動周在合肥市舉辦,在中國科大幫扶辦、團委的大力支持下,貴州隊積極爭取并帶領六枝特區的學生前往中國科大參加游學活動。來自六枝三中、四角田小學、六枝六小三個學校共32名學生和5名教師在支教隊隊員的帶領下來肥參加為期五天的科技活動周,讓六枝特區的學生近距離參觀中國科大重點實驗室,參與各種精心設計的科普小實驗,感受科技的魅力,播下夢想的種子。
陳辰(左三)在指導學生制作科技作品
情暖留守兒童 行動助力產業發展
一年的支教時光里,貴州隊不僅關注基層教育工作,還時刻留意著那里的留守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我們支教的學校里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常年缺少關愛,性格有點內向,所以一有時間,我們就參加‘康乃馨媽媽’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盡可能多陪伴他們。”隊員李文滔說。
教學之余,大家還聯合了中國科大芳草社在當地開展“一幫一”啟明星導航行動,幫助募集“一幫一”獎助學金,資助六枝特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起當地學生和資助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從物質和心靈上幫助學生們完成學業,實現求學夢想。目前,“一幫一”獎助學金項目累計籌集獎助學金7900元,已資助31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自2015年起,六枝特區成為中國科大定點幫扶區域,在后者的幫助下,六枝特區建設起獼猴桃、食用菌、綠色豐產新技術推廣等示范基地,一有空閑,三位支教隊隊員就會參與獼猴桃基地采摘、裝車、分配等工作,與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一同探討生產銷售策略,協助幫扶大力宣傳六枝特區農產品。
轉眼間,一年的支教時光畫上句號。但正如趙駿波所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貴州支教隊將接續傳承,不改初心,用青春的熱情守護成長,傳遞理想。
點評
在貴州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值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委書記 楊曉果
“西部支教一年,終生受益無窮!”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時,對參加支教的學生的勉勵。我校作為全國首批參加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以來,已連續組織了24屆共170名隊員分赴青海省循化縣、甘肅省榆中縣、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和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等地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學校研究生支教團曾榮獲“安徽省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國務院扶貧辦“志愿者扶貧案例50佳”“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等多項稱號。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學校自第24屆研支團起,額外匹配招募指標,服務于我校定點幫扶的六枝特區。這一年里,他們承擔教學任務、陪伴留守兒童、開展科技支教、組織參加科技比賽、幫助駐村干部采摘獼猴桃......在各項基層工作中,他們接受靈魂洗滌、在奉獻中求索人生價值的精神,真正做到了“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首屆貴州支教隊的工作得到了學校和貴州省的大力支持,并榮獲貴州省優秀研究生支教團稱號。一顆滿懷對科學知識探索的種子,在貴州隊的播種下,在六枝特區這片土地上定能孕育出蓬勃的力量。
趙駿波(右一)幫助當地駐村干部分裝獼猴桃
猶如一股新鮮血液 帶來新氣象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第三中學校長 耿小莉
三位支教隊隊員用一年的時間不僅填補了六枝三中教師的空缺,他們的到來更為六枝三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開學初,他們帶過班主任,教過三個年級的數學、英語,解決了學校迫切需要數學、物理教師的問題。
這一年來,三位支教隊隊員教學成績優異,這離不開他們的刻苦努力。他們中午經常不休息,在辦公室里備課、改作業,他們這股新鮮的血液給六枝三中帶來了極大的熱情。培優工作則為九年級任課教師分擔了壓力,為學校培養優秀學生。科技比賽工作給六枝三中的學生們開拓了思維,幫助很大。
科技教學工作十分不易,三位支教隊隊員任勞任怨、辛勤付出。感謝這一年來他們的辛苦付出,希望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再創佳績,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支教感悟
一年的時間不長,我作為支教志愿者,為祖國的西部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學校里,我是人民教師,一周20節課,所帶的兩個班級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我也是科學傳播者,把科學帶給偏遠特區的學生們;我也是支教故事的講述者,向中國科大的同學們以及其他志愿者們講述著我們的支教故事。
這一年,我于困難和坎坷中學習,在成功和順境中總結。感謝一路走來的領導和同事,也感謝相信我的學生們,支教的一年是我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隊長 趙駿波
□本報記者 程榕娟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