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聶新(左三)與學生交流。記者 徐旻昊 攝
8月初,聶新再次告別家鄉,踏上了去往西藏山南的旅途,開始第二年的援藏支教工作。他是合肥市第二中學副校長,也是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校長、安徽省第三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隊長。
到松潘當志愿者、援疆、援藏,聶新三次參與安徽教育對口幫扶,以胸懷祖國、心系人民的育人情懷,保持對教育的熱愛和堅守,譜寫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動人篇章。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聶新的首次支教始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當時,緊鄰汶川的松潘縣受災嚴重,安徽對口援建松潘。
“汶川地震后,一些災區學生到安徽參加中考,我恰好負責接待到合肥二中來的孩子。災區學生我描述了震后的慘烈情況,他們的母校受損非常嚴重,深深觸動了我。”聶新說,所以,當得知合肥市教育局招募志愿者,他沒有絲毫猶豫,馬上填寫了報名表。
在松潘縣中學任教的一年時間里,聶新察覺到,欠發達地區教育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自己微薄之力。”他說。2020年8月,當省教育廳要派遣援疆干部的文件送到合肥二中,聶新的“熱血”再次沸騰,他主動報名,前往新疆皮山縣高級中學支教。
2021年,從新疆回來后不久,安徽省第三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啟動。聶新又動了“再出發”的心思。同事不解地問道:“老聶,您都50多歲了,再去高原地區,能受得了嗎?”聶新說:“當年去松潘縣,海拔2800多米,我經受住了。我身體素質好,現在去西藏山南,海拔3500多米,一定也沒問題!”2022年,54歲的聶新再赴雪域高原,擔任山南二高黨委副書記、校長,開啟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從1600公里外的四川松潘,到4300公里外的新疆皮山,再到3800公里外的西藏山南,聶新輾轉三地。
有人問聶新,三次出發,你收獲了什么?他說,無論在哪個地方,只要我所做的一切,在學生心中埋下“愛我中華”的信念,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是我最大的收獲。
留下一支“帶不走”教育團隊
洛桑多吉是山南二高教務處主任,他清楚地記得與聶新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去年8月,聶校長第一次來學校。他一進校就跟著我們四處走動,了解學校的發展情況,跟每一位老師進行交流。”洛桑多吉說,“那幾天,我能明顯地看出來聶校長身體不適,出現了高反,但他一直全情投入到工作中。一名老同志能如此堅持,非常打動我。”
一年的時間里,洛桑多吉感慨于學校的變化。“聶校長十分注重抓常規教育教學,每一次大考后都會組織成績評析會議,我們收獲很大。”他說,今年山南二高的高考成績創歷史新高,本科達線率74.42%,較去年增加12個百分點,其中,重本率達27.45%。
洛桑多吉的辦公室緊挨著校長室,他說,他常常晚讀課結束回到辦公室,還能看到校長室的燈亮著。聶校長的付出,所有的老師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支教,到底要支什么?”這是聶新支教中常常思索的問題。他決心要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管理方式帶到偏遠地區的學校去;要在少數民族地區,用心用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初到松潘,聶新明顯感受到,這里教育教學進度慢,一些學生在心理上還沒從地震的陰影中走出來。“我要做的不僅是教授知識,更要對學生們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激勵,讓他們從陰影中走出來。”聶新說。于是他一邊放慢教學進度,利用晚自習和空余時間給學生們補缺、補差,一邊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動向,在班級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培養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風。
如何因材施教,走出一條特色教育之路?聶新利用自己在合肥二中的教學經驗,幫助皮山中學開辟出一條“新賽道”。聶新說:“合肥二中有外語、美術、音樂等特色教育班,發展不錯。我就想,少數民族的孩子能歌善舞,為什么不能走特長生路線呢?于是,我結合皮山縣的特點,制定了體育、音樂、美術特長生發展規劃。”
去年,皮山中學校長到安徽交流學習,他告訴聶新,現在有不少學生加入到特長生培養計劃中來,聶新感到無比開心。
讓師者精神薪火相傳
“太了不起了”“給聶老師點贊”......25歲的方戎倩正在讀研,當聶新援藏的消息傳來,她的高中同學群瞬間炸開了鍋。她說:“讀高中時,聶老師就分享過支援松潘的經歷,大家十分敬佩,后來聽說他又去了新疆、西藏,我們都很崇敬。”
方戎倩學的是音樂教育專業,如今,她以聶老師為榜樣,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老師。“高中時聶老師教我數學,記憶中的他既嚴厲又和藹,課堂上一絲不茍,但是課外卻很幽默,愿意和學生親近。我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希望我以后也能這樣,成為學生們喜愛的老師。”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聶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師者精神的深度;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聶新的事跡正激勵著更多人賡續師者精神。
合肥二中地理老師衛文與聶新共事多年,他說:“聶新是我生活上的好大哥,工作中的好領導。三次支教,體現出了他個人對教育的追求和抱負,也激勵我們要堅定身為人民教師的初心。”
合肥二中校團委副書記黃燕玲是一名“90后”教師,她十分敬佩聶新的選擇:“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聶老師一樣去支教。”
“在聶校長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漢藏情誼。”山南二高教師次旦多吉說,聶校長真正把自己融入了山南二高,無論是在學校管理還是教育教學上,都事無巨細,給予很多引導和幫助,“校長的這種精神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引領著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成長。”
來源: 安徽日報作者: 彭園園 徐旻昊
id="share01">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