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定遠縣教育系統(tǒng)以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教育為初心使命,圍繞“五新五育”工作理念,聚焦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積極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實踐,為服務定遠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黨建領航育新人,打造紅色教育。召開全縣學校負責人專題會議,要求各校領導班子緊密聯(lián)系教學實際加強學習;各校黨支部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組織黨員學習,采取展播紅色電影、就近就便組織參觀黨性教育基地等方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舉行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班,全方位開展學校黨建工作“充電”活動,增強黨性修養(yǎng),提升組織領導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能力;各校黨支部書記每季度為全體黨員講專題黨課,同時牽頭組織開展主題教育“微宣講”活動,發(fā)動更多黨員干部教師參與其中,深化教育成果。推動黨建和德育、教研、書畫、名師工作室等教育實踐活動相輔相成,開展“兩會進課堂”“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等主題宣傳教育;組織開展“紅領巾宣講團”“小蜜蜂進校園”等活動,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截至目前,全縣教體系統(tǒng)共開展紅色教育相關活動110多場次,參與師生10萬多人次。
二、立德樹人譜新篇,打造活力教育。組織全縣中小學藝術展演、校園文化節(jié)等活動,開展師生學雷鋒志愿服務、經典誦讀、主題演講、書畫比賽等文藝活動;組織師生志愿者深入基層學校、社區(qū),開展義務植樹、“行知課堂”“星火”志愿服務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積極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和推送工作,組織優(yōu)秀學生典型在各級各類德育實踐活動中精彩亮相;圍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們的節(jié)日”等主題,開展紅色基因傳承、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等活動;依托“開心農場”、課內外勞動實踐基地等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全縣各校共開展活力教育相關活動340多場次,評選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60多名。
三、強師強教開新局,打造智慧教育。依托首席教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等研訓平臺和智慧學校建設成果,高頻次組織各級各類教育科研、師資培訓和教育教學競賽等活動,倡導廣大一線教師積極參與,主動增強敬業(yè)愛崗意識,提升專業(yè)技能水平,培養(yǎng)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通過“曲陽雁歸”等渠道,為定遠中學和化工學校等校引進優(yōu)秀人才;利用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選調教師、交流輪崗等途徑,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定期開展全縣“智慧課堂”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和各教研片區(qū)交流研討活動,練好教師內功,打好強教基礎。截至目前,縣教體局圍繞智慧學校建設工作共開展相關活動80多場次,培養(yǎng)各類名師近百人。
四、教體融合創(chuàng)新品,打造優(yōu)質教育。積極探索“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辦學模式,推行“名校+薄弱學校”“名校+新建學校”集團化辦學形式,重點打造第一初中教育集團、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新區(qū)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示范幼兒園等教育集團,努力緩解家長“擇校難”問題;優(yōu)化學校布局調整,推進招生制度改革,服務保障民生,讓更多老百姓得到教育實惠。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體育賽事組織任務,積極組織開展“奔跑吧.少年”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暨定遠縣中小學生運動會,同時還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會、職工運動會等比賽,辦好一年一度校園學生運動會和體育文化節(jié);不斷完善體育設施,完成體育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深入推進“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截至目前,全縣為推進教體融合工作共組織相關活動60多場次,建立首席教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44個。
五、真抓實干建新功,打造滿意教育。安排部署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深入查找分析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師生、家長反應強烈、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實地調研,研究提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的思路和工作舉措,開展“建言獻策”活動,聽取教職工、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意見建議,持續(xù)推進“安心托幼”“快樂健身”“老有所學”暖民心行動,有效解決“上學難”“上好學難”等難題。多渠道監(jiān)督全體教師嚴守師德紅線,嚴禁教師有償補課、酒駕醉駕等違法違紀行為;“四不兩直”深入基層學校開展違規(guī)征訂教輔、工作日飲酒等類突擊督查;推進“五項管理”等政策有效落實,教體局組織專題督導;開展校外培訓機構督查清理活動,依法取締違規(guī)校外培訓機構;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繼續(xù)新建、改擴建教育硬件設施。截至目前,全縣教體系統(tǒng)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共開展“暖民心”系列行動50多場次,投入近8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取締違規(guī)校外培訓機構30多家,處理違規(guī)違紀黨員教師20多人。
(蔣華進 李玉陽)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