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疾控微信號10月16日消息,入秋后天氣漸冷,晝夜溫差大,呼吸道傳染病也進入高發季節。“多地兒童近期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沖上熱搜,引起很多家長的擔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肺炎支原體。
什么是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而是另外一類病原微生物——支原體的一種,其形態多樣,無細胞壁,對75%的酒精和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等敏感。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
肺炎支原體的流行病學特征?
肺炎支原體潛伏期在1周~3周左右,潛伏期至癥狀緩解數周內均具有傳染性。患者和病原攜帶者是主要的傳染源,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方式傳播。
各年齡段人群普遍易感,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是發病的高峰人群。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國的肺炎支原體感染出現了低齡化的特點,一些3歲以下的兒童也有發病,出現疑似癥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肺炎支原體感染全年散發,我國北方以冬季、南方以夏秋季為發病較多,每3~7年會出現一次流行高峰。
肺炎支原體感染有哪些癥狀?
臨床癥狀以發熱、咳嗽為主,咳嗽較為劇烈(類似百日咳樣咳嗽),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等癥狀。肺部早期體征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呼吸音降低和干、濕啰音。
低齡兒童家長需特別注意的是:部分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時可伴發熱癥狀,但若出現喘息或呼吸困難,吸氣時在鎖骨的位置出現了凹陷或者鼻子吸氣時出現鼻塞等現象,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感染肺炎支原體該怎么辦?
肺炎支原體感染后首選治療藥物為阿奇霉素、紅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頭孢、青霉素等抗生素對治療無效。
因此,如出現發熱伴劇烈咳嗽等疑似肺炎支原體感染癥狀時,應盡早就診,查明病因,規范治療,切忌盲目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
目前尚無針對性的疫苗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因此加強日常防護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關鍵。
01.多通風
居家經常開窗通風,每天室內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和空氣流通。
02.少聚集
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者近距離接觸,必要時戴好口罩。
03.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手衛生,如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應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雙手,并用流動水沖洗至少20秒。
04.勤鍛煉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合理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05.講衛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擋住口鼻,并做好手衛生,不可直接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06.早就醫
兒童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時應盡量居家休息,如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或久咳不愈,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