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高熱、頻繁咳嗽......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家長的朋友圈被“肺炎支原體”刷屏了。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且以兒童為...">
id="ozoom">
反復高熱、頻繁咳嗽......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家長的朋友圈被“肺炎支原體”刷屏了。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且以兒童為主,“肺炎支原體”相關詞條也多次沖上熱搜。
那么到底什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后的主要癥狀有哪些?目前接診的情況如何?家長該如何應對?10月18日,記者來到醫院進行了實地探訪。
現場探訪:
兒科門診迎就診高峰
一天就診量近600人
“咳、咳、咳......”18日上午,記者剛來到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濱湖院區兒科門診,就聽見此起彼伏的小朋友的咳嗽聲,抱著孩子焦急的父母、忙得團團轉的醫生護士、等待輸液區域排起的長隊......整個門診內顯得異常忙碌。
“長假以來,孩子就斷斷續續咳嗽,前段時間好不容易好了一點,現在又開始了。”正帶著孩子排隊等待輸液的市民方女士告訴記者。
另一位市民張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來到市一院濱湖院區復診。10月14、15日她發現孩子出現了咳嗽、發燒等癥狀,高燒甚至燒到了39℃,來到醫院就診后經過相關檢查確診了肺炎支原體肺炎,“最近他們幼兒園班級里也有幾個小朋友都是生病請假了。”經過幾天的輸液治療,目前女兒發燒的情況有所好轉,但醫生看過胸片肺部仍有炎癥,需要進一步對癥治療。
探訪時記者注意到,在該院兒科就診的孩子和家長數量一直維持在高位,“最近幾個月肺炎支原體流行,我們兒科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目前每天門診就診人數在500人左右,多的時候達到近600人,然后病房目前有近70位患者正在接受住院治療。”合肥市一院濱湖院區兒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潘軍平告訴記者,為了應對門診高峰,當天一上午兒科門診就開放了6個診室接診患兒。
此外,記者了解到,合肥多家醫院兒科也都在近日迎來就診高峰,其中不少都是“中招”肺炎支原體感染的。
醫生科普:
不僅孩子成人也有中招
切忌自行盲目用藥
什么是肺炎支原體肺炎?據介紹,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像是沒有穿“外套”的細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以殺滅肺炎支原體。“一般來說肺炎支原體肺炎容易侵犯5歲以上的兒童,但是今年有個特點,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以往明顯增高,甚至包括成人也有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潘軍平補充道。
肺炎支原體肺炎多發于秋冬季,其他季節均有散發病例。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采訪中,潘軍平介紹,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典型癥狀包括發燒、咳嗽等,“但今年也有一個特點,有很多只發燒不咳嗽,這種患兒也挺多。”
治療方面,記者了解到,醫生會根據肺部影像學、癥狀等進行評估,如果肺部影像學屬于輕癥的可以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如果重度的則需要輸液甚至收入院治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0月17日,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藥物“阿奇霉素”登頂微博熱搜,但大家可要注意了,藥可不能隨便吃哦。“目前我們用的藥物大部分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阿奇霉素,今年對于大的小孩有時候也會用到多西環素,在這里也提醒各位家長: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典型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盡快查明病因,遵醫囑用藥,切忌自行盲目用藥。”潘軍平說。
疾控提醒:
尚無針對性疫苗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關鍵
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安徽省疾控中心近日也發布提醒,目前尚無針對性的疫苗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因此加強日常防護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關鍵。具體來說,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多通風:居家經常開窗通風,每天室內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和空氣流通。少聚集: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者近距離接觸,必要時戴好口罩。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手衛生,如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應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雙手,并用流動水沖洗至少20秒。勤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合理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講衛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擋住口鼻,并做好手衛生,不可直接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早就醫:兒童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時應盡量居家休息,如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或久咳不愈,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合報醫點通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唐萌/文 高勇/圖 通訊員 費秦茹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