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徽省手足口病既往流行規律,每年的4~7月和10~12月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托幼機構和學校容易出現聚集性病例。10月26日,安徽省疾控中心發布相關提醒。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如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16)和6型(CoxA6)等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于6月齡至5歲兒童,尤以3歲以下兒童更為常見。
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為3~5天。發病初期常出現發熱、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癥狀;后在舌頭、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散在皰疹,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現斑丘疹、皰疹。CoxA6導致的手足口病部分患兒在發病后1~2月可能會出現手指甲和腳趾甲脫落。少數患兒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腦膜炎、腦炎、肺水腫、循環功能障礙等,嚴重者可致死亡。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其糞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皰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毛巾、玩具、餐具、奶瓶、衣物等也可被感染。此外,病毒也可經糞-口途徑傳播和呼吸道飛沫傳播。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勤洗手,日常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手足口病流行季節,應盡量避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性差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患病兒童密切接觸。(記者 馬冰璐)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