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由安徽理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2023年全國流行病學學術會在合肥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校黨委書記郭永存,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院士,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醫學部主任魯超,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總編輯、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思延,南京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胡志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副部長、臨床醫學院執行院長、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蚌埠醫學院院長翁建平,皖南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姚應水,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局黨組書記、局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志榮,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郝元濤,以及全國公共衛生知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議開幕式由校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葉冬青主持。
郭永存致辭
郭永存致辭。他代表學校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對各位領導、院士、專家和學者的到來表示最誠摯的歡迎!他強調,全國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是最具影響力的流行病學領域高端學術會議,是公衛領域的學術盛宴,也是學校的學術盛會,要求學校會務人員全力做好會議各項保障,為參會專家提供周到細致貼心服務。現場向全體與會嘉賓介紹了學校在推深做實“四個融入”發展戰略上取得的成就,堅持“四個面向”,強化“理工醫融合、醫教研協同”,大力振興醫學教育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要求學校公共衛生學院珍惜這次送學上門的難得機遇,虛心主動求教,拉高標桿,對標對表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緊跟時代脈搏,聚焦流行病學領域面臨的老難題和新挑戰,勇毅前行、敢于突破,努力為健康中國、健康安徽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馮子健致辭
馮子健致辭。他代表中華預防醫學會對大會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本次會議順利召開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作為一個專業團體,在開展學科交流、促進學科繁榮發展、培養專業人才、加強專業隊伍能力建設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疾病預防控制領域發揮重大作用,是全國醫學專業分會中的典范,為廣大中青年流行病工作者交流學習、展示風采提供了諸多寶貴平臺,希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為促進我國流行病學教育、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劉志榮致辭
劉志榮代表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局講話,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表示誠摯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介紹了與學校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公共衛生聯合創新、協調育人的生動實踐,以及近年來我省公共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新舉措、新進展和顯著成效。他指出,此次學術會議匯聚了全國各地流行病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必將對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領域的臨床、科研產生極大促進作用,希望各位專家為推動我省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夯實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健康基礎不吝賜教、傳經送寶。
詹思延致辭
詹思延致辭。她代表會議主辦方和全體與會者向學校公共衛生學院和北京大學公共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向所有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資助單位表示誠摯的感謝。她指出,精準醫學時代為傳染病和慢性復雜病及病因研究帶來了新的契機,同時也提出了更大挑戰,這次大會是疫情之后首次舉辦的全國流行病學學術會議,大咖云集、內容豐富,是一次高水平、高質量的精彩學術盛會,預祝所有與會人員收獲滿滿,不虛此行。
開幕式會場
開幕式結束,舉辦主會場大會報告。
袁亮作報告
袁亮作了題為《煤礦“空氣革命”與職業健康戰略及實踐》的主場報告。他從我國煤礦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形勢談起,深入分析了我國煤礦粉塵防控、煤工塵肺診療、健康預警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煤礦職業衛生人才供給嚴重不足,我國現行職業健康政策標準的數量、質量、先進性與行業發展要求不匹配的諸多問題,深入介紹了煤礦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發展規律、煤礦粉塵防控多主體協同理論體系,提出了我國“未來20年” 煤礦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戰略目標、科學構想、技術路線圖和政策建議,詳細闡述了學校以“雙一流”目標為引領,以開展大科研為著力點,組建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推動大融合,助推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發展所進行的安理創新實踐、改革探索和高質量發展目標,重點分享了科研團隊所取得的創新實踐豐碩成果。他強調,推進煤礦空氣革命,保障礦工職業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期待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煤礦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煤礦實現空氣革命粉塵無污染、礦工實現職業健康全周期零傷亡,譜寫“健康中國”建設粉塵防控與職業安全健康新篇章。
沈洪兵作報告
沈洪兵作《肺癌流行病學與分子流行病學》主會場首場報告,他從肺癌國內外流行趨勢對比、肺癌環境危險因素、肺癌遺傳易感性和中外比較對我國肺癌防控的啟示四個方面作權威學術交流和成果分享。
李立明作報告
李立明作了題為《系統流行病學——理論與實踐》的報告,著重介紹流行病學問題發現和解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尤其在病因研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流行病學發揮的作用,指出新發傳染病大流行還會再次發生,與其他災難相比具有持續時間長、危害和影響巨大的特征,已經成為全球性危機。
此外,馮子健、何耀,詹思延,以及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和因美納(中國)科學器材有限公司的10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大會主題作主場報告,交流分享流行病學研究的新思考、新認知、新成果及面臨的挑戰難題。主會場大會報告分別由復旦大學何納,北京大學呂筠、余燦清,安徽醫科大學蘇虹主持。
大會分會場圍繞“師資培訓”“教學研討”“科普活動”等舉辦了5場學術報告。
與會專家學者認真聆聽報告
合影留念(攝影:施培松)
本次會議由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主辦,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編輯委員會和中華疾病控制雜志編委會協辦,得到因美納(中國)科學器材有限公司和暉致醫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大會以“系統流行病學 引領發展之路”為主題,旨在聚焦當前公共衛生領域的熱點問題,探索疾病預防和促進健康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共同推進流行病學學科的高質量發展。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常委、青委和中華流行病學雜志副總編輯、編委、通訊編委近百位專家以及國內高校、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和學校師生代表等共計5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崔偉)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