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伶才藝真驚人,乃為良師育后生。云開日出飛彩虹,滿園桃李笑春風”。這是滁州市第三中學一位老教師贈給陳乃云的藏頭詩,28個字言簡意賅,卻是對她37年教學生涯的生動寫照。
陳乃云,該校語文教師。從教37年,她深扎三尺講臺,從鄉村教師成長為滁州市教育戰線上的行家里手,先后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滁州市陳乃云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瑯琊區陳乃云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學之余,她走下講臺,走進學生心中,成為和學生們無話不說的班主任,滁州市最美教師、十佳班主任......面對接踵而至的榮譽,陳乃云笑著說:“最美還是屬學生的成長。”
從“陳姐姐”到“陳媽媽” 愛意相融37載
在滁州市第三中學,陳乃云一直是學校行走的榜樣。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提起她,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等都毫不吝嗇對她的贊美。
秉承著“德啟天下智”的宗旨,陳乃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進行品德教育,在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融入“立德樹人”理念,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引導學生崇德向善,文明守紀,靜心讀書。學習《岳陽樓記》時,她引導學生領悟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引導學生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她還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思想的碰撞中培養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引導學生做到志存高遠、心系天下。
班上有四名學生是學校的升旗手。每次他們去升國旗前,陳乃云都要把他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從站姿到每一個升旗動作,都代表著你對國旗的態度和情感,面對國旗要有神圣感。正是這種潤物無聲的點滴澆灌,這四名學生每天跑操鈴聲一響,總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國旗下,筆直整齊地站在旗桿旁,迎接同學們進入操場,神情莊重,成了操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班級有名學生叫胡成健(化名),因為出生時缺氧,導致視力不好、性格內向、沉默寡言。陳乃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常在下課時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肩,鼓勵他去跟別的同學一起玩。在走廊遇到他,陳乃云也會跟他說幾句鼓勵的話,并有意安排他幫助班級同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幫助其增強信心,讓他找到在班級的存在感、收獲被表揚時的幸福感。
“師若家慈嘔心智,嚴管身行修文武”。從教以來,陳乃云一路從學生口中的“陳姐姐”變成了“陳媽媽”,三年一屆不知教過多少學生,唯一不變的是她對學生的關愛之心、激勵之情。通過春風化雨般地交流,潤物無聲地引導,潛移默化地影響,她與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滁州市、瑯琊區、學校“先進班集體”“文明標兵班級”,所帶的學生分別榮獲“安徽省‘紅領巾獎章’個人四星章”“滁州市優秀學干”“滁州市優秀學生”“滁州市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
甘做綠葉成人達己 工作室全面開花
作為語文教研組組長和課題負責人,陳乃云科研成果豐碩。主持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結題6個,在國家級、省市級論文評選中獲獎18篇。編寫校本教材20本。指導學生參賽獲國家獎9次、省獎17次、市獎70次。開展各類講座20次,進行黨的理論宣講活動近30次。
作為兩個工作室的主持人,她充分發揮名師的專業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積極為年輕教師搭建平臺,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名教師工作室教師朱倩倩要參加優質課評比,陳乃云就手把手地指導,利用暑假時間將課程內容一遍一遍地磨、一句一句地摳。陳乃云將朱倩倩帶到學校,找個班級,讓朱倩倩講課,自己在下面聽課,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再不行,修改后再上課。餓了,就點外賣吃;困了,就在辦公桌上鋪上報紙,瞇一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朱倩倩獲得全國優秀課例評選一等獎、安徽省優質課評比二等獎、市級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師丁玉潔要參加長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從區級、市級、省級選拔賽,直至長三角大賽,陳乃云陪著丁玉潔一路聽課、磨課、修改教學設計、修改論文,晚上經常在辦公室忙到凌晨......最終,丁玉潔獲得區級、市級、省級比賽一等獎及長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和論文評選三等獎。
如今,兩個工作室里的年輕教師在專業素養、綜合素質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工作室隊伍不斷壯大,現已有成員35人。
從星星點燈,到成為學生心中的一束光;從引領幫扶,到青年教師心中的一朵云。37年的時光更迭,見證了陳乃云的一腔教育情懷。其先后獲得安徽省最美教師、安徽三八紅旗手、安徽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師德先進個人、滁州市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點評】
陳乃云自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在農村中學奮戰5年,后調入滁州三中。她始終充滿教育激情,富有教育情懷,敬業樂業,默默奉獻!擔任班主任32年,所帶班級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班級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先進班集體”。作為陳乃云名師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親自帶領兩個工作室的青年教師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她個人先后獲得安徽省最美教師、安徽省十佳班主任、安徽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在建設最美滁州、提高滁州的教育教學水平中發揮了積極的帶頭作用。
□滁州市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王玉和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