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貨產品種類繁多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11月22日,是2023年的小雪節氣。俗話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對于老合肥人而言,冬天不七(吃)咸貨,不像是在過冬天。這兩天,記者走訪合肥新中菜市發現,各式各樣的腌菜、腌肉已扎堆來襲!
又到咸貨飄香時
都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人們把可口的蔬菜經過腌制后,更容易保存,可以吃上一整個冬天,腌制后的菜品還具有獨特的色、香、味。除了腌菜,美味的臘肉也必不可少,在小雪節氣前后,不少市民就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雪里蕻和臘菜都是六毛錢一斤,高桿白一塊錢一斤!”11月21日清晨6時不到,廬陽區的新中菜市熱鬧非凡,買菜人和賣菜人熙熙攘攘,間隙還伴隨著路邊攤販的叫賣吆喝聲。
在該菜市的周邊還停著一輛裝滿蔬菜的卡車。當天夜里,家住淮南曹庵的李大哥(化名)早早來到新中菜市南大門斜對面停好車,擺弄攤位。“我都分裝好了,一捆一捆賣,這一捆大概十來斤,就這幾天已經賣了兩輛卡車的量,每天擺攤位置都不固定,車開到哪就賣到哪。”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如今,雖然各色食材豐富,但咸貨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老合肥自入冬后就已開始忙著腌咸貨了。
“我家人都愛吃咸,口味都重,別人腌的也好吃,但我更喜歡吃自己做的腌菜。”陶奶奶告訴記者,由于她家人口比較多,每年都會腌個兩捆的雪里蕻,腌好后會再分給她的四個子女。“除了腌菜、腌肉,像咸豬蹄、咸魚、咸鴨掌等咸貨產品,我們家每年都要準備好多,小孩們就飯吃才香嘞。”
專家建議限量食用
腌菜、臘味象征著年味,是春節家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對于合肥人而言,當山珍海味不再提起興致,一盤臘味合蒸足以讓食欲“爺青回”。不過,隨著全民養生浪潮的加深,自媒體號時不時推送“咸魚臘肉等被列入一類致癌物”等內容給公眾,讓不少人對腌臘制品產生了抵觸,這種令人又愛又恨的美食,究竟怎么吃才健康呢?
“一般情況下,咸魚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在鹽漬后的一個星期達到頂峰,兩三周后含量逐漸減少,達到人體可以耐受的量。因此,將咸魚腌制三周后食用最為穩妥。”合肥市營養學會監事長梅一曉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人們日常膳食中攝取的絕大部分亞硝酸鹽,會像“過客”一樣隨尿排出體外,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所謂特定條件,包括酸堿度、微生物和溫度。
所以,通常條件下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只有過量攝入亞硝酸鹽,才真的有危害。從預防的角度出發,還是請大家要做到限量食用,科學合理地食用,咸魚臘肉仍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食。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沈運 文/圖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