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10時,合肥軌道2、3號線延長線開通運營。
還未到10點時,2號線東延線對河站出入口附近已經(jīng)有不少市民在等著坐地鐵了。他們盼望的地鐵終于開到家門口了。
當3號線南延線首列車抵達樂平站時,家住附近的范女士與其他乘客一起上車了。一上車,范女士就拿起手機拍了拍。“以前去市區(qū)大都是自駕,可是路上堵,停車還不方便。現(xiàn)在地鐵開通方便多了。”范女士今天準備換種出行方式去市區(qū)逛逛。
四十埠站,家住附近的市民也紛紛趕來坐地鐵。老人們學著買票刷卡進站,大媽們相約著去市區(qū)逛街,媽媽帶著孩子也來打卡。很快,地鐵座位上坐滿了人。
隨著2、3號線延長線的開通,合肥軌道交通線網(wǎng)運營站點增加至154個,運營里程突破200公里大關,軌道交通正式邁入“市縣一體化”時代。如今,從肥東肥西縣城出發(fā)去合肥市主城區(qū),基本上實現(xiàn)20分鐘通達,極大便利了市民出行。
2號線東延線銜接既有運營2號線三十埠站,東端止于撮鎮(zhèn)站。正線全長14.5公里,線路大致呈“L”型走向,共設車站11座。3號線南延線銜接既有運營3號線幸福壩站,南端止于館驛站。正線全長11.3公里,線路大致呈“S”型走向,共設車站8座。其中,3號線南延線館驛站因與深圳路停車場上蓋開發(fā)項目同步建設,不與其余7站同期投入運營。
織密線網(wǎng) 出行更便捷
從2016年12月26日合肥軌道1號線開通運營至今,7年時間,合肥軌道從單線、雙線、環(huán)線發(fā)展到如今的縱橫交織線網(wǎng),地鐵出行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在原先線路的基礎上,1、2、3號線繼續(xù)延伸,延伸的不僅是長度,還是幸福的尺度。
目前,4號線南延線、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新橋機場S1線等五條線路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隨著地鐵線網(wǎng)越織越密,市民出行也越來越便捷,無論嚴寒酷暑,地鐵總是溫馨守候。
上周雨雪天氣,加開的地鐵溫暖了市民的回家路。“12月18日至19日,合肥軌道加密行車間隔,適當延長早晚高峰時長,累計加開227列次應急列車,緩解出行壓力。”合肥軌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jù)悉,合肥軌道今年累計提供56次延時運營服務,單日運營時間最長延后101分鐘,并通過增加備用列車上線運行等方式,進一步滿足市民乘客出行需求。
服務上“新”便民更暖心
本次列車開往幸福壩方向,終點站省兒童醫(yī)院新區(qū)。
一句簡單的語音播報背后是市民乘客與合肥軌道一場美好的雙向奔赴。
2、3號延長線試乘期間,有市民乘客提出,3號線幸福壩站代表美好寓意,希望3號線南延線通車后,仍保留“本次列車開往幸福壩”的語音播報。基于市民乘客的建議,合肥軌道3號線列車繼續(xù)開往幸福壩。
一塊能量棒能讓低血糖乘客恢復體力,一瓶藿香正氣水能讓中暑乘客稍微緩解......近年來,合肥軌道根據(jù)乘客需求,不斷優(yōu)化便民服務,相繼推出便民醫(yī)藥箱、能量補給包、夏日清涼包、百寶箱等服務。
此外,針對孕婦群體推出孕媽媽卡,針對殘障乘客提供無障礙坡道板,針對寒冷天氣加裝坐墊、投放暖寶寶,為地鐵如廁的市民提供便民服務卡等服務措施。一件件、一樁樁,東西雖小,但是能量很大,合肥軌道服務上“新”更暖心。(記者 檀美玲)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