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公布2023年12月全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
詳情如下:
2023年12月(2023年12月1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7種101147例。
無甲類傳染病發病、死亡報告。
乙類傳染病中除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腦、炭疽、白喉、新生兒破傷風、血吸蟲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9個病種無發病、死亡病例報告外,其余19種乙類傳染病共報告14329例,死亡63例。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結核、淋病、猩紅熱,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6.66%。
丙類傳染病中除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3個病種無發病、死亡報告外,共報告8種86818例,無死亡病例報告。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依次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9.24%。
冬季天氣寒冷,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呼吸道傳染病處于發病高峰,安徽省衛生健康委溫馨提示廣大居民,在預防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同時,還要重點預防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和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發生。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性流行,好發于秋冬季節。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流感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確診病例和隱形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從潛伏期末期到急性期都有傳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3-7天。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經過口腔、鼻腔、眼睛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若是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會感染。
流感的主要癥狀
流感的潛伏期多為2-4天。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喉痛、干咳、流鼻涕、顏面潮紅、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發熱時體溫可高達39-40℃,多伴怕冷、寒戰、乏力、食欲減退等表現。
流感的診斷和治療
出現以上流感的主要癥狀,有流行病證據或流感快速抗原檢測陽性,且排除其它引起流感樣癥狀的疾病,可臨床診斷流感病例。
1.確診流感的病例應盡早進行隔離治療,宜臥床休息,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若無特殊疾病時應多飲水,保持口腔、鼻腔清潔、干燥。
2.對癥治療:高熱者進行冰敷降溫,應用解熱藥物;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呼吸困難者按照醫囑進行氧氣吸入。
3.抗病毒治療:重癥或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盡早在發病 48 小時內給予經驗性抗流感病毒治療。非重癥且無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發病 48 小時內,經醫生評估病情后再考慮是否抗病毒治療。目前常用的流感抗病毒藥物為奧司他韋(顆粒/膠囊)。
如何預防流感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講衛生,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出門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的活動場所活動。
2.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咳嗽、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口鼻。
3. 抵抗力低的人群接種流感疫苗。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