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深遠的“組合拳”
安徽在汽車產業上又有大動作。
這一次,落子不在整車或零部件制造領域,而是著眼后端的充換電服務。
1月11日,中安能源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該公司定位于充換電網絡建設及平臺運營、電池銀行等相關業務。
看這家公司的出資方,能感受到“來頭不小”。注冊資本16億元,安徽省能源集團及“皖能系”的安徽省天然氣公司、皖能資本合計持股49%,國軒高科和蔚來旗下的武漢蔚來能源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9.25%,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母基金持股12.5%。
有省屬能源國企,有新能源整車企業,有動力電池和儲能企業,有政府產業引導基金——這樣的組合,用意很明顯,就是要聚合各方優勢來干大事。
其中一件大事就體現在中安能源公司揭牌儀式后的簽約中。安徽省能源集團、安徽省交控集團和蔚來簽署《共同推進開放共享的儲充換體系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支持中安能源有序推動1000座儲充換一體式換電站建設,共同推進開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車儲充換網絡布局,進一步促進換電網絡開放互通。三方還將在儲充換產業涉及的電池標準、充換電技術、電池資產管理及運營、新型電力系統合作、儲充換設備生產制造相關供應鏈合作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戰略合作。
此外,江汽集團、奇瑞汽車也分別在活動現場與蔚來簽署《換電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蔚來此前已與長安汽車、吉利控股分別就換電業務簽約合作,此次換電“盟友”陣容再添兩家安徽本土車企。同時,以中安能源為樞紐,蔚來的充換電體系建設與安徽省充換電網絡建設將形成融合互通的局面,在資源共享、標準統一、運營模式創新等方面有著巨大想象空間,不僅可以在運營成本、效益等方面得到提升,還有助于地方和企業在充換電領域獲得更大話語權。
安徽在汽車產業上的這一套“組合拳”,可謂思慮深遠、意味深長。
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
為什么要成立中安能源?最大、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服務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安徽在去年將汽車產業確定為“首位產業”,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并確立了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的發展路線。充換電服務是后市場的重要內容。在補能焦慮仍然普遍存在的情況下,有沒有良好的充換電體驗,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開放融合、惠及民生的現代化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購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車需要,助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
充換電服務本身也是一項正在快速增長的“大生意”。燃油車時代,一座位置好的加油站堪比“印鈔機”。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熱點區域的充電設施同樣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已經有眾多經營主體投入這一前景看好的市場,但充換電設施總量的缺口仍然較大。同時,設施布局冷熱不均,以及經營主體分散導致統籌利用效率低,也影響充換電服務體驗。比如,電動網約車司機手機里裝五六個不同運營商的充電App,屬于“基本操作”。
提升充換電服務體驗,既要加快設施建設、增加服務供給,還要推動不同運營主體的充換電設施統籌利用。考慮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需要,在農村等偏遠地區,還要適度超前布局建設充電設施。完全靠市場自發行為,不足以同時實現以上目標。在堅持市場主導,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充分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強政府引導,建立智能化、便捷化的全省“充換電一張網”。
作為省屬能源國企,安徽省能源集團被省委省政府賦予“安徽能源安全保障的省級隊、全省能源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力軍、實施‘雙碳’行動的主平臺”功能定位。由皖能集團為出資主力,聯合業務相關的整車及電池企業,成立中安能源公司,基本目標正是要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省“一張網”,助力安徽成為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
國資引領多方組局
中安能源是一個多方組局的產物。從出資方所有制性質看,有國有資本,也有民營資本;從參與主體的形態看,有以股權投資為主的產業引導基金,也有從事具體實業的企業;從行業定位看,有能源投資平臺公司,也有以注重充換電體系建設為特色的整車企業,還有動力電池和儲能企業。為什么要“組隊作戰”?
事實上,在中安能源之前,皖能集團已經成立了省充換電公司,并在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推動全省“充換電一張網”建設上取得了有探路意義的進展。
作為投資主體,省充換電公司在全省首個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縣長豐縣先行先試,一體推進縣鄉村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于去年12月底全面完成“縣有港、鎮有站、村有樁”網絡布局,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完成充換電基礎設施全覆蓋。
圍繞“縣有港”目標,省充換電公司在長豐建設“油、電、氣、氫、服”五位一體的皖能綜合能源港下塘梧桐大道站,于去年8月底順利投產運營。同時,在長豐新建充電站24座、充電終端388個,覆蓋全部14個鄉鎮;新建慢充充電終端507個,覆蓋全部209個行政村。
不過,充換電設施建設屬于重資產行業,投資規模大,整體回報周期長。特別是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而在鄉村等相對偏遠區域超前布局充電設施,更是缺少短期回報。要在全省范圍內大規模推進“充換電一張網”建設,必須調動多方力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模式,以充分發揮充換電設施運營效益,更好地兼顧長期目標和短期收益。
引入蔚來與國軒高科組局中安能源,可以擴大“充換電一張網”建設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為拓展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蔚來以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補能體系為特色,在充換電設施布局上走在整車企業前列。國軒高科是動力電池和儲能賽道的頭部企業。在設施建設、儲能產品和服務運營等方面,蔚來、國軒高科與皖能集團有較強互補性,可以整合資源、互利合作。同時,這種合作也是皖能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發揮國企引領作用和國有資本杠桿作用的體現。
多重優勢支撐廣闊前景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是中安能源的基礎業務。皖能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安能源將秉持宜控則控、宜參則參的市場化原則,建購并舉的模式打造統一的充電運營網絡,實現業務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形成省內“一張網”,打造安徽模式,爭創全國標準。
如果將“充換電一張網”放到能源革命的背景中觀察,其意義遠不止充換電服務本身,以此為依托,可謀者甚大。
“中安能源的業務方向可分為四個板塊,除了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的基礎業務外,還將努力發展核心業務、深化業務和延伸業務。”皖能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核心業務包括充換電運營平臺、推進換電標準化和電池銀行,深化業務包括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和虛擬電廠,延伸業務包括碳管理和新能源產業孵化投資。
以充換電運營平臺為例,中安能源的設想分三步走。第一步,將省內所有公共充電站、換電站運營數據接入省級充換電運營服務平臺,鼓勵私樁接入。第二步,將全省范圍內充換電基礎設施數據全部接入省級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一個App暢行全省。第三步,面向全國推廣,推動形成一個App暢行全國。
虛擬電廠也是一項前景看好的業務。存儲有大量電池的換電站,可以視作儲能設施,在用電低谷時充電,在用電高峰時向電網放電,可以助力電網峰谷調節,起到虛擬電廠的作用。
2022年夏季,蔚來在合肥的15座換電站就參與了國網虛擬電廠調峰。1月9日,蔚來在上海投入首批 V2G 充電樁,可實現車輛到電網的放電,使電動汽車成為分布式移動儲能單元。國軒高科的儲能業務,也能為虛擬電廠業務提供支持。隨著“充換電一張網”建設的推進,接入充換電功能設施的規模將會越來越大,可以想見,中安能源統一調配下的“虛擬電廠”功能效益將會非常可觀。
聚合了皖能、蔚來、國軒高科的多種資源,有著貫穿產業鏈上下游的立體化優勢,中安能源完全有條件創新商業合作與服務模式,創造更大經濟社會效益,成為安徽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的強有力支撐。(記者 汪國梁)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