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湖
寶綸閣
呈坎航拍
呈坎夕陽
呈坎曬秋
在黃山大地上,古徽州人精心營造了數千個如詩如畫的古村落。傳統村落是活著的歷史,黃山市現擁有310個中國傳統村落,數量在全國地級市中排第二,同時黃山還有八千處歷史文化遺存、百萬件文書文獻等文化瑰寶。進入新時代,全市以文化為“根”與“魂”,完善頂層機制,和諧處理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全面激發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內生動力。
從本周開始,本報推出“村落徽州”欄目,展示我市傳統村落魅力,呈現徽州傳統村落保護和活化利用等方面的顯著成效。
呈坎原名龍溪,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距今約1800年歷史,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布局,陽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呈坎”。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學家朱熹贊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徽州區呈坎村是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現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21處,被譽為“國寶之鄉”,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立足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近年來,呈坎村科學定位,合理布局,通過構建“徽州古村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學基地+田園綜合體+旅居休閑養生”四位一體新模式,輔以非遺大師藝術展陳館、非遺精品體驗館、文博藝術館項目等項目,彰顯文創特色,差異化打造全市全域旅游示范品牌,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傳統六要素與“商養學閑情奇”新六要素的并行發展。(程向陽/攝)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