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他是見義勇為好少年,遇到車輛落水,義無反顧跳入冰冷的水中,與村民合力救出三人;他是熱愛書法的小達人,不僅喜歡散落在指尖的隱隱墨香,更追求筆墨與心靈的交融。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青少年向上向善的風采。本期陽光中學生,我們一同感受英雄少年的英勇大愛,領略書法少年的筆墨意趣。
2月23日,天寒地冷。望江縣鴉灘鎮鴉灘村樟樹屋旁水塘里,一輛從貴州開往江蘇的私家車,因冰雪路滑不慎落水。危急時刻,路過此地的望江縣第三中學高二學生張涵飛和父親孟慶偉,來不及脫去衣服,毅然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隨后附近十幾名村民相繼趕來,他們操起斧頭砸開車窗,合力救出三人。
村民之中——他奮不顧身
“看到車子掉入塘中,根本來不及多想,當時只想救人,我和爸爸就都跳到水中,后來的人看到了,也就跟著一起下水幫忙?!睆埡w說。
私家車內的李德春夫婦與親戚陳幫祥都是貴州人,三人同乘一輛小轎車,準備前往蘇州市打工。進入安徽境內后,因高速封閉,只好駕車走國道。車行至望江縣鴉灘鎮鴉灘村樟樹屋附近路段,因路線不熟,加上路面結冰打滑,轎車沖破護欄,沖入水塘。張涵飛和路過的行人顧不上冰水刺骨,跳下水齊心協力把車子往上翻,可車門怎么也打不開,情急之下有人建議用斧頭破窗。車窗玻璃砸開后,李德春的妻子郭正芬第一個被救出。隨后,李德春、陳幫祥相繼被救上岸。
被救者李德春說:“跳入冰水中救我們的村民全身都是濕的,個個都凍得發抖。但是看到被救起的我們三人同樣凍得發抖,當地村民不顧自身寒冷,及時買了御寒衣服讓我們穿上。”
在參與救援的眾人中,16歲的少年張涵飛格外讓人矚目。作為望江縣第三中學高二學生,事發當時,張涵飛和父親正從鴉灘鎮回家路過此地,看到車輛落水后,來不及脫衣服,就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
家人口中——他乖巧懂事
張涵飛的母親告訴記者,涵飛是體諒父母、懂得感恩、勤快上進的好孩子。他的父親常年在外務工,上高中后,母親在家邊陪讀,邊照顧老人、種點田地,還要接一些衣料加工活來增添家庭收入。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張涵飛都會回家陪伴爺爺奶奶,學習之余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幫媽媽做的衣料釘扣子、鎖扣眼;有時還會燒飯洗碗,打掃衛生;幫奶奶鋤地,拉水......“他比同齡人懂事得多!”奶奶逢人就開心地說。
師長眼中——他樂于助人
張涵飛所在的望江縣第三中學是一所市級示范高中,先后被評為“德育先進單位”“平安校園”“文明校園”,一直高度重視抓德育教育,培植良好校風,注重養成教育,引導師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班主任林衛東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張涵飛平時沉穩踏實,樂于助人,積極主動為班級做事。‘清潔校園行動’每次都有他的身影,班上用的桶裝水總搶著去搬,放假主動幫女同學搬行李箱。高一時,全程照料腳部骨折的同學,上下樓攙扶著,幫忙到食堂買飯買菜,到診所換藥。他陽光開朗,熱愛體育運動,喜歡打籃球、踢足球,運動會上,總是帶領全班同學奮勇爭先?!?/p>
望江縣舊名義鄉縣,因為“有義士助國平時難,被隋文帝旌為義鄉”?!傲x”作為望江的“標簽”也傳承了千余年。今天,望江16歲英勇跳水救人的學生張涵飛,用善行義舉再次擦亮了望江“義鄉”的“金”字招牌,也讓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煥發了新的風姿,情融冰水,義感寒天。
點 評
面對險情,張涵飛毫不猶豫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池塘中,開展營救活動,是望江三中美德少年的模范,是望江教育的驕傲,也是全社會學生學習的榜樣!張涵飛在危險時刻所表現出來的英勇和大愛,弘揚了正能量,體現了真善美。
□望江縣第三中學黨總支書記 鄭建平
(通訊員 童鴻飛 記者 韋玉柏)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