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植物園梅園里的梅花開放正盛。在梅園170余種梅花品種中,有兩種梅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名曰:“龍游”梅和“游龍”梅,那么它們究竟有何特點,又有何區別?
“天然卷發”“龍游”梅今年花期推遲
在梅園里,記者見到了“龍游”梅,它的造型比較特別,枝條扭曲,形似蟠龍。一般植物的枝條都是直伸向上或向下生長,而“龍游”梅則比較特殊,其枝條天生就是“自來卷”。
“該種梅花開白色的重瓣花朵,花期偏早,往年3月已經謝花了,但今年因為早期氣溫偏冷,后期氣溫反復,導致早中花期的梅花同時開放,原本早該謝花的‘龍游’梅現在依然盛開中。”合肥植物園科研科普中心主任詹雙侯表示,因其極少結果,品種繁育多以嫁接為主,在現有的國際登錄的400多個梅花品種中,僅此一個品種枝條變異后出現天然扭曲,十分罕見。
“人工燙頭”“游龍”梅樹齡已達50年
在梅園里還有一種“龍”梅,名曰:“游龍”梅。1993年,合肥植物園梅園開始規劃建設,中國第一位梅花院士陳俊愉趕來為合肥植物園的梅園奠基,并植下了植物園內的第一棵造型梅花樹——徽派游龍梅。
據介紹,該株梅花株高3.7米,地徑16厘米,最寬處冠幅達1.8米,是徽派盆景“游龍”式造型手法的典型代表,從實生小苗培育而成,非嫁接苗,樹齡已達50年。該株品種為徽州當地特色品種“徽州臺粉”,屬宮粉品種群,花大瓣多,每年2月底3月初開花,屬中晚花品種。
因“游龍”只是一種造型手法,故而各式品種、花色的梅花都可以用來造型“游龍”。那么除了梅花,是不是別的植物也可以用來造型?
“徽州當地也會用桂花、羅漢松、瓜子黃楊等植物來造型‘游龍’,在彎折處留有枝條形成‘龍爪’,頂部一般適當多留枝條形成氣勢磅礴的‘龍頭’,造就獨具特色的徽州盆景文化?!闭搽p侯說。
那么,“龍游”梅和“游龍”梅應該如何區分呢?“只要記住‘龍游’梅是天生的自來卷,不需要人工干預?!闭搽p侯解釋,而“游龍”梅是人工造型的,除了早期需要人工定形,后期每年養護也需要人工修剪雜亂枝條,才能保持“游龍”形態。
如今,合肥植物園的保留節目“梅花節”已成為攝影、賞花愛好者的天堂。
合肥通客戶端- 合報全媒體記者 莊文倩 通訊員 丁常聰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