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霈涵是蚌埠第十中學八(3)班班長、體育委員,也是蚌埠市青年講師團的紅色宣講員。三年來,他參與全市黨的二十大“1515”理論微宣講以及萬場宣講20場次,用聲音傳承紅色基因,向更多同學傳播紅色精神,成為新時代的“紅色宣講小喇叭”。在全市“奮斗者正青春”宣講比賽中獲三等獎,彰顯新時代青少年風采。
爭當傳播黨的聲音的小小宣講員
胡霈涵從小就愛聽革命故事,機智勇敢的張嘎子、寧死不屈的劉胡蘭、智送雞毛信的海娃以及閃閃紅星潘冬子的故事等,他都耳熟能詳、信手拈來。“然后呢,到底怎么樣啦?”每次聽媽媽講這樣的故事,他都會不停地追問。英雄故事、革命人物在胡霈涵心里刻出了印跡。而今,他想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的同學聽,讓更多的同學和自己一樣喜愛、學習這些紅色故事和英雄人物。
2020年,學校選拔小小宣講員,胡霈涵成功當選。為了成為合格的宣講員,他利用課余時間向語文老師、班主任請教宣講經驗,反復觀看優秀宣講員的網絡視頻,汲取經驗、學習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宣講水平。假期里,他讓媽媽帶著自己走遍了蚌埠市紅色故事的各個角落,了解蚌埠市的革命歷史。每到一地,他還認真做摘抄,回家后進行整理,再增添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體會,形成宣講內容。
一遍遍練習,糾正無數個發音和用詞,先講給媽媽聽,再講給老師聽,仔細讓老師幫他糾正不足,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勤奮練習和用心體會,三個月的時間,他把紅色故事講得有聲有色,講到了同學們的心里,感動得大家都濕潤了眼眶。
他品學兼優,質樸而真誠。進入初中軍訓,獲評軍訓標兵。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并且在活動中展現了別樣的風采,成了同學們心中的小明星。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以及萬場宣講活動中,他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一個個愛國故事中,融入到蚌埠市的發展中,融入到自己生活的變化中,他用同學們聽得懂、看得見、記得住的內容與語言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自己的體會與收獲,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少年風采。目前,他已經成為蚌埠市青年講師團小講師。在苦練“聽說讀寫講”五項基本功的同時,他積極學習黨史、查閱紅色資料,參與錄制黨的二十大“1515”理論宣講微視頻,線上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配合老師組織班級同學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參與并主持學校“童心向黨”系列活動,豐富學習活動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同學中入腦入心。
熱愛生活的小發明家
他熱愛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奇特現象。今年春節,他陪媽媽去買菜,從菜場買回來的活魚拿回家后很快就死了,這突然激發了胡霈涵的求知欲望和解鎖奧秘的熱情。他到學校查閱了各種資料并詢問了老師,根據原理運用,居然自制了簡易的打氧機。
一個空瓶子和兩根吸管,熱膠粘合,無任務外力可持續加水,利用虹吸原理,吸管源源不斷從盆中吸水,同時在源源不斷出水,出的水打在水面上,形成小氣泡,以此給魚供氧,此項科技小發明獲蚌埠市青少年創新大賽二等獎。
善做家庭學校的小幫手
家庭條件雖然有限,但老師和同學在胡霈涵身上感受更多的則是樂觀與陽光,他在生活上自立自強,沒有被生活上的困難所嚇倒,也沒有向困難低頭。乖巧懂事的他平時除了幫父母分擔家務外,每逢周末,還會成為外婆做家政的小幫手。
在學習上胡霈涵也是別人眼中的佼佼者,學習成績常年穩居年級前三,但樂于助人的品格更被交口稱贊。班里的趙同學突發急性腹痛,個子不高的胡霈涵來不及多想,立刻背起他從四樓教室一口氣跑到一樓醫務室,可巧醫師正在三樓忙碌,他沒有停歇,二話沒說又從一樓背到三樓,交給醫師診治才放下心來,汗水早已濕透了衣衫,可是他沒有一句抱怨的話。他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需要幫助的同學,也在學習上幫助同學,配合老師讓同學找到學習的樂趣。
他揮灑汗水,以累累碩果感恩父母和老師;他勵志勤學,不驕不躁,自立自強,用聲音向同學們傳播紅色精神,成為新時代的“紅色宣講小喇叭”。他是生活的強者,不畏困難,善于發現,在一點一滴中發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通訊員 江淑琪 蔡雙雙 記者 沈思佳)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