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李家仁從未離開這里。方正的賽臺上,用積木搭成的小機器人敏捷地行動著,用那靈巧的結構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聆聽著電機清脆的刷響聲,檢查著傳感器的數據;在顯示程序的編寫欄的屏幕外,在五彩斑斕的場地邊,他靜靜站立著,許久未動。伙伴們都在不經意間與他向背而別,而他手里始終緊握著零件,年月以待,翹首而赴,來到了合肥八中的機器人社團。
他因而結識了這群人,有和藹友善的老師,志趣相投的同學,這里有他所熱愛的,也即將給予他期盼已久的機遇......
初抵異國的興奮、喜悅、憧憬,像云霧般裹挾著他的內心。在踏上旅程的那一刻,他們就被告知自己的身上所肩負的重要責任,不僅僅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合肥八中機器人團隊,更甚是代表著中國的FLL賽事。但是這些責任所帶來的焦慮與內怯,似乎在抵達休斯敦的一刻便已煙消云散。他在欣喜的醉意中展開遐想,而他想象中的一切,卻絲毫無法與這場宏大的盛會的一絲一毫相較。
他的腦海里又浮現出那日的人群浩如煙海,各色的皮膚、各國的語音、各式的服裝、各異的習慣......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們齊聚一堂,共同驚嘆于亦有自己參與其中而構成的龐大盛會。他們在會臺里穿梭,身邊擠過同樣好奇的少年們,駐足不同的展臺欣賞著他們的作品裝飾,與他們交流生活、比賽、項目的種種一切。“這使他產生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如自己身處夢境之中。”李家仁說。所見所聞改變了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曾擁有的一些虛構的印象,而讓他們構建了對這個世界更加真實的認知;他們打破了內向的桎梏,鼓起勇氣,一直到自然地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在比賽中,他們不僅僅取得賽場上的成績,更獲得了不可見的隱性進步。
李家仁記憶最深刻的時刻莫過于正式比賽那日所臨的“意外”。對于一個團隊而言,最行之有效的考察方式莫過于使他們處理一次個人所無法處理的突發情況。而在比賽的那日,他們遭遇了比賽時最大的困難:心態的挫折。在關鍵的時刻,機器人突然出現了故障,這在FLL比賽中無疑是家常便飯,但在陌生的國際賽場上,一切突發的意外都讓人緊張。他的回憶突然清晰起來,一分一秒都是如此生動:每個人都沉溺在無措中,呼吸也沉重起來,興奮了多日的他們,此刻突然疲累無比。
“洗了臉,望著鏡中倦怠的自己,回到隊友的身邊,他們似乎都是同樣的神情。”李家仁回憶道,“好在老師發現了這微妙的轉變,將所有人聚在一起加油打氣,加上及時的疏導,讓團隊重新振作起來,每個人都不再抱著什么虛無的期待,只求在最后一輪的表演中綻放自己,博得滿堂喝彩。”
當問及此次比賽的獲獎感悟,他復述了指導教師的話:“在文化思想和價值觀的差異面前,想要在世界大賽中獲得核心價值合作獎有著不小的難度,而我們這次做到了這點,成功獲得此項榮譽,代表著我們的團隊、我們的比賽、我們的文化價值得到了世界認同,中國代表隊在世界上的競爭力與日俱增,也證明了有著悠久歷史合肥八中機器人團隊仍然在不斷突破進步,在FLL賽事上傳承與發展,取得更高的成就。”
(通訊員胡波、記者黃慧采寫)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