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會計,麻煩給我換4000元的硬幣。”
“我也要2000元硬幣,還要1000元的5元紙幣。”
“好的,預計明天中午送過來。”
6月26日,在廣德農商銀行趙村分理處的“現金余缺調劑和供應”群里,隨著兩家商超的老板提出貨幣兌換需求后,網點工作人員即刻進行回復,并向總行上報明日現金調撥計劃,準備相應貨幣。
次日中午,趁著網點午休時間,趙村分理處的工作人員就帶著硬幣來到昨天提出需求的錢利批發部和武子超市,為商戶送“貨”上門。
“真是太謝謝你們了,下這么大雨還過來。”
“沒事,不用客氣,有需要再說。”
這樣的場景,并不是偶然,而是常態。
為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堅持現金兜底原則,自4月以來,廣德農商銀行38家網點均聯合或單獨建立了現金余缺調劑和供應群,為區域內所有面向公眾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營主體提供硬幣兌換、零幣調劑等小額貨幣服務,當前共發放“零錢包”千余個,向客戶投放小面額人民幣1208萬元。
考慮到硬幣有一定重量,為最大程度地方便客戶,趙村分理處等部分網點還“開通”了“硬幣外送服務”,上門為客戶兌換硬幣,打通現金服務“最后一公里”。
“盡管現在快捷支付廣泛應用,但對于一些老年客戶等客戶群體來說,現金支付仍必不可少,這一點在鄉鎮偏遠地區更為明顯。對此,我們將充分踐行金融機構的職責,持續做好貨幣兌換服務,努力為廣大客戶群體營造更加便捷的支付環境。”廣德農商銀行運行管理部負責人如是說。(胡倩)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