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李鴻章故居陳列館對古建筑木樁進行修繕。
自7月15日起,位于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上的李鴻章故居陳列館開始閉門謝客,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美容”,對古建筑進行油漆修繕。消息發布后,吸引了很多市民關注。為何修?怎樣修?什么時候修完?
自然原因損害嚴重“拯救”行動迫在眉睫
7月17日上午,淮河路步行街熱鬧非凡。記者來到了李鴻章故居陳列館,館內工作人員正在門口向市民及外地游客解釋緣由。
穿過前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根木質立柱,殘留的腐朽表皮稀稀落落,像魚鱗一樣一塊一塊地掛在木柱表面?!拔沂稚系倪@塊就是老木材,底部的就是1998年修繕時替補的木材。”李鴻章故居陳列館副館長鄔玲玲折下表面的一塊木皮,介紹了李鴻章故居陳列館歷來的修繕工程。
早在1998年,李鴻章故居陳列館就曾進行過一次修繕。遵循“保護文物原貌”的原則,且建筑總體損害不大,當時的修繕主要是以填補木柱缺口為主。
在2006年的檢修中,李鴻章故居陳列館進行了一次油漆外部的涂抹保護。
然而,歷經多年的自然侵蝕,這些留存有百年歷史的木柱終究“難承其重”。脆化、病害、腐朽,“有些年頭”的李府也迎來了近20年以來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油漆修繕。
鄔玲玲將這一次的修繕稱為“不得不做”的保護行動?!盀榱吮Wo文物的樣貌,我們并不會頻繁進行修繕,這也是為了減少人工干預,”鄔玲玲告訴記者,早在當時開館之前,李鴻章故居陳列館第一次開始修復時,就已盡可能地將能夠留存的木頭都保留了下來,只有到了真正沒有辦法使用時,才會進行維修與更換。
長年累月的風雨侵蝕下,木柱受自然原因出現不同程度損害,今年7月,李鴻章故居陳列館決定,將秉承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原則,對古建筑進行油漆修繕。“如果不進行干預的話,對文物就不是一種保護了?!编w玲玲凝視著殘破的木柱,表情嚴肅。
層層工藝保留文物“本真樣貌”
此次工程主要是由合肥皖韻裝飾有限公司承修,工人年齡均在35歲以上,項目負責人吳其勇也已到了“花甲之年”。吳其勇告訴記者,現場的工人們都有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大家都參與過衛立煌故居、李鴻章享堂等古建筑的修復工作。
談及修繕的整體安排,吳其勇說,整個工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大概花費20-30天完成。“第一階段對大堂立柱和隔扇門窗進行修繕;第二階段則對陳列館立柱和隔扇門窗進行修繕;第三階段則對淮系展館的木柱、隔扇門窗以及水泥面進行修繕?!?/p>
現場,不少工人正蹲坐在木柱旁,用砂紙磨去表面的腐皮。用油漆重新對木柱、門窗等木材面進行保養維護是本次修繕工程的主要目標,但在重新上漆前,工人們還要對其進行地仗處理。
地仗,實際上就是古建筑的木基層,而地仗處理就是對古建筑木基層進行翻新的過程。
在一處木柱旁,一位工人力道均勻地用一把斧子砸砍著底部的木頭,一道一道痕印,深淺近乎相同?!斑@并不會損傷木材,只是在通過砸砍的方式將底部基層全部處理,刷上油漆后,才能保留文物最本真的樣貌?!痹诂F場指導工人操作的項目經理吳云峰,向記者解釋了這番操作的原因。
“毀舊填新”是這一步驟的重要目的。在往昔的修繕中,工人們同樣會將木柱底部被水浸爛的部分砍除,直至露出原木部分后,再裹以四層以上的麻布,用于防潮處理。而此次修繕中的砍劈行為,也是如此。
隨后,吳云峰又快步來到一塊有著裂痕的木柱旁,用手輕輕按壓著嵌入其中的一塊木條,“對這種大的縫隙,我們就要用木條去填補,這種做法就叫做下竹釘?!?/p>
除此之外,為了盡可能地保護文物原貌,吳云峰還亮出了一塊紫黑色膠體,“這就是蟲膠片。蟲膠片屬于天然材料,它溶解后呈漿狀,直接涂抹在修復好的立柱上,就相當于用傳統的老方法刷了一遍新漆?!?/p>
由于蟲膠片的溶解需要用酒精和明火進行處理,為了不在館內發生意外,工人們通常會在合肥戶外完成溶解,隨后再提入館內,對木柱進行上漆。而鄔玲玲說,地仗工藝是比較成熟的一套修繕手法,“能夠讓木柱盡可能地恢復原貌。”
各個房間里,摩擦聲、砸劈聲傳出,李府緊閉的大門里,正進行一場令人期待的“大工程”。
7到9月“最佳時節”爭取十一前后開放
既然已經提早發現了建筑方面的問題,為何要定在這個節點開啟修繕工作呢?鄔玲玲用手指了指上方的天空,“這都是要看天工作的。”
原來,木材上漆就像是為其套了一個固定的防護罩,過濕或過冷的氣候環境都容易使內部的木材受到損傷?!按杭境O掠辏掀釙阉宙i在木材里,容易潮濕發霉;而冬季氣溫低,春季氣溫回暖后,木材也容易膨脹開裂?!本C合下來,7-9月份便成為了修繕的“最佳時節”。
雖然夏季氣候最佳,但鄔玲玲卻表示在修繕上仍然“留一手”。“溫度超過35攝氏度或者是遇到下雨,我們都會停止修繕?!彼D了頓,“要堅定保護文物的原則?!?/p>
在對李鴻章故居進行修繕過程中,鄔玲玲也曾聽到很多質疑?!拔奈飸撌遣豢梢苿拥模 薄拔奈锊粦摻洑v重建!”鄔玲玲理解他們的想法,但她也有自己的顧慮,“如果文物損壞到不復存在怎么辦?”在她看來,任何文物都有一定的文化價值要發揮。只有經歷修繕,還原原貌,才能讓參觀者了解到文物最真實的故事。
因此,在對木柱進行修繕過程中,計劃將多余的門窗拆除,兩個月內先行完成小樓區域,致力于將原本作為教職工宿舍的李府還原回最初的樣貌。如果過程順利,此次修繕將會在兩個月內結束,爭取十一前后恢復開放,“期待有更多人來感受這座建筑的魅力,以及合肥的文化風采。”
修繕之余,李鴻章書法展也將在館內同期布置,并一同在十月時節展出?!皩脮r大家不僅可以看到李府的新樣貌,也可以一睹李鴻章的書法風采?!编w玲玲說。
合肥通客戶端- 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書滸/文 王浩/攝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