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9月6日上午,全椒縣管壩民族學校校長許朝斌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正在給二年級六名學生上課,一名坐在第一排中間位置的男生突然把裝滿畫筆的筆筒碰落地上,畫筆散落一地,這個小男生只是望著講臺上的老師不知所措,許朝斌下意識的默默蹲下撿拾筆筒與散落的畫筆,然后站起身放在課桌上整理,這個小男孩也看在眼里,也下意識的伸出雙手認真的幫著整理,此時周圍五名同學立即為這個小男生豎起大拇指點贊,而許朝斌也同時豎起大拇指點贊,面對老師和同學的點贊,這個小男孩同時舉起左右手的大拇指,笑著表達感恩。
許朝斌默默的舉動感化了調皮的孩子。
“這個小男生有些調皮,”許朝斌說:“所以特意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了班級里的‘C位’,讓其他五名同學和講臺上的老師用愛心包圍著他,用愛感染著他。”
調皮的孩子雙手大拇指感恩全班同學和老師的愛心鼓勵。
許朝斌給調皮的孩子“開小灶”。
“目前學校有4名一年級學生,6名二年級學生,4名三年級學生,4名四年級學生,2名五年級學生,8名六年級學生,全校學生28名,其中13名是回族學生,占比46%,12名老師默默奉獻在這里。”許朝斌介紹說:“學校處于回漢兩族雜居地區,風俗習慣和文化理念存在較大差異。民族問題無小事,以思政課為載體,我堅持貫徹‘以和為美’的理念,開展‘民族文化進課堂’活動,幫助不同民族的學生了解各自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培養和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學生和諧處理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問題,增強他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同學們好”“老師好”學生彎腰行禮,感恩許朝斌老師。
1990年,許朝斌從滁州師范學校畢業至今,一直扎根邊遠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這一干就是34年。“34年,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把滿腔熱血和青春年華獻給家鄉教育,因為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為鄉村學生和家庭減輕負擔,我和我的同事們要努力撐起鄉村教育的一片天,給孩子們存在感和獲得感,這也是我堅守的初心。”
許朝斌校園里的民族教育思政課堂。
許朝斌與回漢學生手拉手一家親的思政課堂。
34年間,許朝斌曾有過兩次去全椒縣城任教的機會。“第一個原因是家鄉有我年邁的父母,我要陪伴他們。”許朝斌說,第二個原因就是割舍不下家鄉可愛的孩子們。
許朝斌觀摩返回母校任教的徐步東副校長,教一年級學生認識教師節。
許朝斌曾踩著七、八里的山路,來回十幾趟,幫助3名想輟學的回族學生重返校園;也曾與兩名特殊學生形影不離,充當起“臨時父親”,最終送他們考入省示范高中。如今,他的學生已走向四面八方,在各行業中發揮著作用。“這是我最驕傲的地方。”許朝斌說。
許朝斌與學生促膝談心。
許朝斌推門聽課。
許朝斌以他的默默行動,闡釋了人間大愛和教育情懷,堅守在鄉村民族教育第一線,讓鄉村孩子不掉隊,看見光。他是鄉村民族教育的守望者,守望著民族團結,播種著希望。
老中青三代教師交流教學體會。
今年教師節期間,許朝斌作為鄉村教師代表,獲得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這個榮譽應該屬于很多默默奉獻一直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老師。”這是許朝斌見到記者時說的第一句話。
許朝斌在校門口的護學崗微笑與學生致意。
許朝斌抽出閑暇時間與老父親聊天。
記者 傅軍 通訊員 禹強云 童家飛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