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港澳工作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論述,10月16日至18日,由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團上海市委、上海市青聯指導,上海市團校、團六安市委、六安市青聯主辦的“紅色基因 青春賡續”——在滬港澳青年看六安考察交流行在六安市順利舉辦。團省委聯絡部一級調研員楊潤宏、團六安市委書記羅偉偉、上海市團校對外交流培訓部項目主管汪麗佳出席,30名在滬港澳青年、六安青年代表參加活動。
本次交流考察行安排了包括實地教學、情景體驗、儀式教育、交流研討等,讓港澳青年和六安青年沉浸式重溫革命歷史、增進文化交流、激發愛國情懷、培養時代擔當。
重走紅軍路,共鑄愛國魂
在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紅軍紀念堂、紅軍墓園、革命博物館,在滬港澳青年與六安青年代表一起肅穆哀悼、緬懷先烈、敬獻花籃。
青年們重走紅軍路,前往少共赤南縣委、少共豫東南道委舊址易氏祠、赤城縣郵政局徐氏祠、赤城縣蘇維埃政治保衛分局舊址姚氏祠參觀學習,參加沉浸式黨課學習,重溫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學習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感悟老區人民的奮斗精神。
重走大灣村,青春再出發
青年們來到大別山腹地大灣村,前往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村民座談會舊址、追夢路上的大灣村展廳、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學習大灣村完成脫貧攻堅走上鄉村振興的歷程,感受大灣村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
在梅山水庫,青年們了解到,10萬金寨人民離開祖輩生活的地方艱苦謀生,體悟到革命老區人民為治淮讓出故土、犧牲良田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走進大別山,細賞瓜片香
在皖西博物館,青年們跟隨講解員的步伐,了解六安的悠久歷史,體驗了深厚的皋城文化底蘊。
在金寨見山水茶旅基地,青年們學習六安瓜片非遺茶文化,通過茶藝師的講解,了解體驗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藝和沖泡技巧,親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17日晚,召開“紅色基因 青春賡續”在滬港澳青年六安行交流座談會,每位青年都圍繞傳承紅色文化、賡續紅色基因,并結合此次考察學習進行了交流研討。
學員分享
歐倩韻 中國澳門 華東政法大學
通過重走紅軍路等行程,增加了對這段紅色歷史的認識和了解,感受到紅軍的犧牲與努力,更感受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希望祖國越來越好。未來,我也會帶我的家人和朋友來到六安,親身體驗和感受這段紅色歷史。
陳心悅 中國香港 華東師范大學
通過參觀少共赤南縣委、少共豫東南道委舊址易氏祠等革命遺址,感受到革命老區濃厚的紅色文化,革命先烈的歷史事跡令人尊敬、催人淚下。我們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作為,為社會的進步貢獻青春力量。
鄭苑君 中國香港 同濟大學
六安瓜片茶香獨特回味無窮,革命老區人民的熱情純樸,讓我感受到六安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六安的紅色精神還是非遺技藝,都需要我們青年挺身傳承。相信我以后還會來到六安,為我的家人和朋友講述這片紅色土地的故事。
黃張偉 皖西學院
新時代新征程,歷史的接力棒已傳遞到我們青年手中。站在新的起點,面對香港、澳門在滬青年代表,我想說,讓我們三地青年同胞攜手共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這片紅色土地上的精神養分,在各自的領域中,以青春之熱血,鑄就青春之中國。
王紫健 皖西衛生職業學院
很珍惜共青團組織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幾天的行程下來,感受到六安革命歷史更加深刻鮮活,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要讓紅色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不負韶華,勇于擔當。
(趙丹丹、謝雨軒)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