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汽、暖管、升溫。” 11月18日起,合肥熱電集團開始今年冬季供暖熱態調試工作,鍋爐“陸續點火”,蒸汽“已經出道”,這也標志著全系統將從冷態運行進入熱態調試階段,2024-2025年采暖季即將拉開序幕,供暖進入“倒計時”。
在合肥熱電眾誠分公司主控室,工作人員正緊盯屏幕查看每個數字。“眾誠熱電共有5臺鍋爐,已全部進入臨戰狀態,可隨時啟動供暖。”工作人員介紹,從鍋爐出來的蒸汽溫度在450度左右,需要經過汽輪發電機做功發電,待做完功、發完電的“乏汽”通過市政蒸汽管網,送到供熱站房完成換熱。
從蒸汽變成暖流,除了站房換熱和用戶終端,熱源生產和管網輸送也是供暖系統重要環節。
據介紹,蒸汽一次網是鋼制管道,現在溫度低,高溫、高壓的蒸汽從冷管里穿過,遇冷就變成冷凝水,一旦積存下來,可能損壞管網;另外,鋼制管材具有伸縮性,突然一受熱,焊接接口、閥門接觸點等位置可能會膨脹裂開。因此,在高溫蒸汽通過前,需要一個“暖管”的過程。
什么是熱態調試?“熱態調試是個緩慢地升溫過程,防止因為熱脹冷縮損壞管網設備,與正式供熱不同,運行后不代表家中會一下子熱起來。”合肥熱電管網運行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已經陸續對供熱站房進行熱態調試,待系統運行后,會根據具體天氣情況,正式啟動今冬供暖工作。
據介紹,熱態調試是正式供熱前,對整個供熱系統全面排查的重要步驟,也是供熱系統進行的最后檢驗。既是逐漸實現供熱平衡的過程;也是對供熱管道查漏補缺、管網檢測,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一環。
合肥熱電集團提醒,供暖系統熱態調試期間,請用戶密切關注戶內供暖設施,如管道、暖氣片、分水器、風機盤管、閥門等接口是否存在松動或“跑、冒、滴、漏”等情況。供暖系統熱態調試期間,供熱設施內部處于滿水帶壓狀態,請勿私自拆卸室內供熱設施,避免出現漏水,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此外,供暖系統用水是經過特殊處理的,不能作為生活熱水使用,同時,私自放水會造成供熱系統水力失衡,甚至導致整個小區無法穩定供熱。
(通訊員 王平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