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徐孝才,中共黨員,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安徽省首批正高級講師。現為霍邱工業學校副校長、思想政治課教師。
從教35年,徐孝才始終堅守三尺講臺,追求匠心育人,引領教育創新,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不畏挫折,迎難而上,為學校突破窘境奠定基礎
1990年7月,走出大學校門的徐孝才毅然選擇了邊遠農村職業高中任教。
說是職業高中,其實學校只有六個初中班,這個由普高改制的農村職業高中已連續多年沒有招到高中學生了。1997年5月,學校決定重新開設職高班,任命徐孝才擔任班主任,并負責職高班招生工作。為了打破招生難的窘境,徐孝才一改傳統坐等學生報名為主動出擊,整個暑假期間跑遍了周邊12個鄉鎮26所學校,走訪236個家庭,終于動員了17名學生到校報到。為了打好開局戰,徐孝才深入研究學生、研究班級管理,在《特區教育》雜志上發表的《班主任工作八用原則》、《情感教學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論文成了他管班治班的法寶。在他的精心呵護下,畢業時班上17名學生無一人流失,并取得了對口高考錄取本科2人,專科1人的全市最好成績。其中學生張忠俊還創造了高考全市所有單科成績第一、總分第一的奇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首戰告捷,讓師生和周邊的老百姓認識到了職業教育同樣是孩子們成功成才的重要渠道,是幫助孩子們找回自信、成就人生的特殊陣地。家長們也開始從抵觸到接受、從接收到信任職業教育,學校的職高部由此發展興旺起來。
2004年8月,徐孝才開始擔任副校長,分管教育教育、教育科研、招生就業、聯合辦學、學生管理等工作。當時在校職高生雖接近500人,但專業課教師隊伍、課程體系建設、實習實訓設備、辦學質量內涵、學生管理等方面都遠遠不能滿足辦學目標的需要。如何做到“招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出得暢”成為擺在徐孝才面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通過反復論證,徐孝才認為快速破解上述難題的唯一捷徑就是通過聯合辦學,實現借雞生蛋。當時聯合辦學在全省也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特別是在投資大、見效慢、效益低的邊遠地區,要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更是難上加難。經過無數次的碰壁失敗,他們終于與當地一家實力較強的數控企業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引進了當時尚屬先進的設施設備、專業課師資和課程資源,從而結束了數控專業實驗在教室、實訓在黑板、畢業即失業的辦學歷史。這不僅開創了農村中職學校辦學的新路子,也為學校未來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和不竭動力。
為了抓好學校課程體系建設,徐孝才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深入省內名校取經學習,邀請省內外職教專家到校把脈問診。并在主持的安徽省規劃課題《農村中職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中,創新提出了“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術課、技能提升課、就業準備課”四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新概念,建立了“文化素養與技能教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驗實訓與職業能力、專業學習與終身發展”的一體化課程體系。2018年,該研究成果獲得安徽省中職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創新推出的“中職德育課三步六環節教學法”也被廣大中職學校廣泛推廣應用。
——不言止步,再謀新局,為綠色生態發展注入動力
2017年徐孝才已被評為安徽省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身邊很多人都認為他已經功成名就,應該好好享受生活。但他卻認為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更多了。
為了深入落實“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解決好學生靈魂深處的疑難和困惑則是職教人迫在眉睫的責任。針對農村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于留守家庭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單親家庭,自小就缺乏來自家庭的溫暖和教育,他們的理想信念、文化基礎和心理健康等問題都比較突出。為破解這一難題,徐孝才先后主持《農村打工族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農村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式的研究》兩項省級課題的研究。通過建章立制、構建網絡、活動開展等方式破解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難。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撰寫研究論文26篇課題組成員積極化解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眾多學子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課題研究成果被省內50多所中職學校推廣應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18年該成果榮獲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課題研究有效地將“三結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實處,喚醒了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了青年學生們心理健康水平,培養了他們的熱愛職業教育的感情,帶動了廣大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了師生共同進步的雙豐收。學校因此被授予“安徽省家庭教育先進單位”等多項省市榮譽,徐孝才獲得了“安徽省優秀教師”、“六安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等多項光榮稱號。
2021年3月25日,原安徽省副省長王翠鳳在調研霍邱職業教育時稱贊霍邱工業學校定位準、成長快,發展好。在學風建設、專業建設、校企合作、教育科研、人才培養方面成效顯著。學校辦學有思想、有靈魂、有文化、有特色。
——不忘初心,甘于奉獻,讓教育智慧澤潤更多師生
2016年,徐孝才成功申辦了“徐孝才德育教育名師工作室”,逐漸將他的教育視角拓展到更廣闊的范圍。作為首席名師,他把工作室作為先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的陣地,更好的服務中職教育的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期間,徐孝才作為安徽省網上教學資源審查組組長,他將《“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課高效教學的研究》的先期研究成果《基于超星課程平臺實施中職德育慕課教學的實踐和思考》和《“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有效教學途徑研究》推薦給廣大師生,為全省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贏得了兄弟學校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徐孝才多次受邀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同濟大學、安徽省教育廳等單位主辦的活動中做專題講座,其《中職教師如何做好教育科研》入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課程資源庫,用于全國教育干部、教師網絡培訓使用。2021年,徐孝才作為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參加了教育部主辦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讀本》國家級影子培訓和中職國規思想政治課新教材的審讀工作,以期為全國中職學校師生帶來最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指導。2021以來,徐孝才先后榮獲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江淮職教名師、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等多項榮譽,并被多所高校聘任為教育部國培專家。
校長點評:
徐孝才堅守農村職教陣地三十余載,以匠心鑄就教育芳華,用創新點亮學生人生。面對困境,他迎難而上,以科研為翼,推動學校突破發展瓶頸。針對現實,他勇于探索,聯合辦學開新局,課程體系構建顯智慧。他不僅教學卓越,更心懷大愛,潛心關注留守學生成長,用科研破解教育難題,彰顯了一名優秀教師的責任與擔當,他是教育園地里的杰出楷模。
——霍邱工業學校校長張榮貴
通訊員 張建華
安徽青年報 安青網記者 韋玉柏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