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捎給總書記
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耘:“總書記考察六尺巷,要我們用好古人智慧,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正在探索將‘六尺巷工作法’運用于矛盾調解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從而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同時還將辦好‘六尺巷小課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謙和禮讓的美德?!?/p>
古巷之中,傳承三百多年的“禮讓文化”生生不息;展陳館里,“沉睡”的文物在數字技術加持下變得“鮮活”......走進桐城市六尺巷景區,一幅歷史與現代交織的畫卷徐徐展開。
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桐城市考察,全市上下歡欣鼓舞,倍感振奮。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边@首由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所作的詩,不僅化解了家人與鄰居間的紛爭,也成就了“張吳禮讓”的傳世佳話,讓六尺巷成為蜚聲中外的文化地標。
“如今的六尺巷景區,不單是條長100余米、寬約2米的小巷。經過改造升級,它已成為由六尺巷、張府、吳府、勺園等組成的綜合型旅游目的地?!绷呦锞皡^負責人李金芳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以來,景區日均接待游客量從不足百人增長到現在的1萬余人次。
這幾天,六尺巷景區正在將秋白堂改造成沉浸式演藝場所,今后將在這里上演《船歌》《調解員的一天》等劇目,傳播禮讓文化。
“今年,我們將積極申報‘六尺巷禮讓文化國家雙創示范區’,組建桐城派文化聯盟?!蓖┏鞘形穆皿w局相關負責人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內部矛盾要用調解的辦法解決。六尺巷體現了先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要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場所,發揮好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作用,營造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環境。
近年來,桐城市深挖六尺巷典故蘊含的文化內涵,探索總結出“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條源頭治理、多元共治、和諧共享的基層治理之路。
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耘是張英的十二世孫,也是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六尺巷傳說的代表性傳承人。從事社區工作20多年來,祖輩的處世智慧,一直在為他調解矛盾糾紛、打造和諧社區提供源源不斷的養料。
去年10月,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區居民宋大爺遇到一件煩心事。他家老房子的共墻出現開裂,在維修費用上與鄰居爭執不休。
六尺巷社居委得知后,將雙方請到社區“六尺巷調解室”。張耘從“六尺巷典故”切入,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雙方各讓一步,握手言和。
“‘六尺巷工作法’的運用要貫穿矛盾調解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之前我們對事后回訪關注不多,導致一些當事人在矛盾調解后,又起沖突?!弊罱?,張耘和同事們正在對社區近期調解的矛盾糾紛歸類整理,準備挨個回訪。
“六尺巷工作法”已運用到桐城市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300多個“六尺巷調解工作室”覆蓋全市各基層單位。
2023年,“六尺巷調解法”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六尺巷工作法”成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
去年,安徽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六尺巷工作法”。今年1月,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通過發揮思想庫作用,探尋治理規律,解鎖善治密碼。
“桐城市將加強對禮讓文化、桐城派文化的研究闡釋、傳播推廣,讓六尺巷禮讓家風代代相傳;發展全域旅游,深化文旅融合,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推深做實‘六尺巷工作法’,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桐城市委書記章周中表示。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