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馬榮瑞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瓊
三月的一個周末,蔓發的草木鼓動著旅人的腳步。清晨7時12分,在江蘇南京上班的00后吳蕾和“旅游搭子”搭乘高鐵,18分鐘后抵達安徽滁州:上午逛網紅大集“滁州狗市”,下午登醉翁亭撫今追昔,傍晚逛城區、吃小吃......晚上9時05分,搭乘最后一班高鐵返回江蘇南京——至此,吳蕾和朋友們“挑戰12小時玩轉滁州”的“周末小目標”順利達成。
滁州位于安徽東部,地處蘇皖交界,一條滁河,令安徽滁州與江蘇南京毗鄰守望。雙城之間,高鐵18分鐘的通達時間,是滁州作為安徽東向發展“橋頭堡”,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實證。
今年春節前夕,全長72.275公里的寧洛高速來安至明光段改擴建工程正式通車,安徽滁州與江蘇南京實現同城化發展。
據滁州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相關人士介紹,滁州持續加密與滬蘇浙地區的交通道路體系,已形成8條高鐵城際、15條高速公路、9條水運航道、5個內河港口、1個通用機場的綜合交通網絡。
在滁州,“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構建,政策面的互聯互通也齊頭并進。為了讓群眾共享一體化發展成果,滁州主動對接滬蘇浙,推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實現了14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72項事項南京都市圈“跨域通辦”、“亭城通”市民卡與南京等110個城市聯網互刷......
“登記注冊企業再也不用跑兩地,上午一個電話,下午交材料,第二天上午營業執照就送到我手上了。”去年5月,來滁州注冊公司的南京浦口市民劉士成,拿到了安徽省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對滁寧兩地“跨省通辦”的工作效率依然印象深刻。
“在滁州,一張‘英才卡’就附帶了停車、住宿、餐飲等數十項專屬權益和優惠,讓外地來的人才感受到這座城市滿滿的誠意。”安徽健馳智能科技法人代表嚴合群是一名海外歸國創業人員,入選省級人才項目。得知“亭城英才卡”開始辦理后,他登陸“皖事通”App完成人才認證,到銀行網點完成柜面辦理,很快就拿到了這張卡。
這張薄薄的黑色卡片背后,是滁州以人才要素驅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的務實努力。
目前,安徽滁州已與上海徐匯、楊浦、松江共同掛牌星耀長三角人才會客廳,累計與38家高校院所、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結成“人才強市合伙人”。近3年來,滁州市共引進院士和博士等高層次人才近1600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90萬。
《光明日報》(2025年03月20日 10版)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