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頭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報》(國內統一刊號:CN34-0019 郵發代號:25-2 全年訂閱價216元,各地郵局均可訂閱)是共青團安徽省委機關報,也是全省唯一一張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專業報刊,服務教育、貼近學生、關注青年是我們的辦報宗旨,經過長期的實踐,我們走出了《學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聞周刊》的系列辦報之路,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廣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報》成為我省教育輿論宣傳的主陣地,成為廣大師生展示才華的新聞舞臺。
國內統一刊號:CN34—0019 郵發代號:25—2
編輯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長江中路419號
青春“鋒”向標 |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風吟 發布日期:2025-03-14 10:33:37 |
卷首語 □風 吟
當春風掠過徽州古巷的青石板,拂過長江沿岸的柳梢頭,江淮大地的青年正以另一種方式丈量著雷鋒精神的年輪。這枚誕生于62年前的種子,從未停止抽枝散葉——它在大學生志愿者建功西部的背囊里拔節,在青年創客用AI技術搭建的助殘平臺間舒展,更在鄉村兒童服務站的心愿樹上吐露芬芳。
新時代的“鋒”向標,早已超越了傳統意義上關于奉獻的單一敘事。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青年工程師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利器,用敬業和突破詮釋現代“螺絲釘”的工匠精神;在校地共建的舞臺上,青年大學生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服務創新的動能,用學科特長激活志愿服務的新場景;在鄉村振興的沃野里,返鄉青年將濃濃的鄉愁轉化為扎根本土的實踐,用整合資源的智慧點亮鄉村的未來;還有,就在我們身邊,救火的外賣員、提供“愛心餐”的飯館老板、匿名的捐贈者等,他們用日常生活里的善意織就城市的文明。無數的青春身影顯示:雷鋒精神不只是陳列館里的老照片,而是一個個正在發生、持續發生的好人好事。
“每個人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和力量”。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作為一名參與服務20年的志愿者,全國人大代表、東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丁德芬建議精準把脈社會需求、完善志愿服務機制,讓更多人把參與志愿服務從“一時”變成“經常”,引發媒體和受眾廣泛關注。當我們談論雷鋒精神,本質上是在尋找一種跨越時空的青年作答。新時代,“皖美青年”正以千萬種姿態解構和追尋雷鋒精神。它永遠生長在解決問題的現場,綻放在時代需要的地方。這個春天,讓我們與時俱進、追“鋒”而行,在時代的沃野里播撒永恒的種子。
![]() 2025年蕪湖青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啟動儀式 □陳子馨/攝
|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