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學院逸夫樓內,一場名為“數融新篇·職引未來”的專場招聘會熱鬧非凡。金融與數學學院畢業生小李攥著簡歷,在安徽省某科技公司的展位前徘徊許久卻不敢上前。這一幕被該校黨委書記袁維??丛谘劾?,他主動走到小李身邊:“同學,你的專業和這家企業的數據分析崗位匹配度很高,試試看?”隨后,他現場指導小李調整自我介紹方式:“重點突出你參與的省級數學建模項目,企業最看重實踐能力?!卑胄r后,小李自信地遞出簡歷,當天下午便收到面試通知。
這場招聘會最終促成180名畢業生與企業達成意向,而“領導現場支招”僅是皖西學院就業指導體系的縮影。近年來,該校通過構建“大就業”工作格局,打出領導示范、講座賦能、大賽領航、校政企聯動“組合拳”,2024屆畢業生去向落實率超過省平均水平。
袁維海(左二)到“數融新篇·職引未來”的專場招聘會指導學生投遞簡歷
領導帶頭 就業指導有高度
“我們的生物工程專業學生能否參與霍斛深加工研發?校企共建實驗室能否落地?”3月24日,袁維海與大別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溝通著人才培養輸送細節,一旁的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馬先鋒快速記錄需求,當天便擬定了校企合作方案。
今年春季,校領導班子帶隊走訪六安、合肥、蕪湖等市30余家企業與企業負責人、HR等面對面交流,開拓崗位超500個,“訪企拓崗”在皖西學院已成常態,企業高管,行業代表也深入學生課堂,為學生面對面答疑解惑,而更細微的關懷則藏在日常。
在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水冬星的電腦里,“一生一策”檔案中記錄著,殘疾畢業生小張的“擅長編程但溝通能力弱,需模擬面試訓練”。3個月內,學院為他安排了5次一對一輔導,最終助其簽約合肥市某科技公司。
2025屆畢業生劉洋(化名)來自脫貧家庭,一度因考研失利消沉。輔導員姚德軍結對幫扶,聯系校友企業為其提供實習崗,并叮囑心理輔導中心每周跟進。劉洋現已成為某上市公司管培生,他在感謝信中寫道:“母校連我的租房補貼都考慮到了,太暖心了?!?/p>
《皖西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行動計劃》要求,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優化就業指導措施和服務方式,精準發力,高度關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畢業生的就業意愿和實際困難,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嚴格落實困難生“一生一檔”“一生一策”要求,量身定制,2025春季學期已建立幫扶臺賬超過200條,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第一課堂培養,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建設,網絡平臺的第三課堂共享;實現了幫扶的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內容個性化;實現了幫扶工作突出目標性,尊重差異性、激發主體性。
名師講座 就業指導增精度
3月31日晚7時,皖西學院綜合樓206擠滿了學生,過道里甚至有人席地而坐??佳休o導數學名師湯家鳳正在第19期“一職為你”活動中金句頻出:“解題如破案,邏輯鏈斷了就換思路!”機械專業學生張雨舉著筆記本沖到前排:“老師,能幫我看看這個泰勒公式的應用嗎?”活動結束后,他在朋友圈曬出合影:“這場講座值回十本輔導書!”
這樣的“知識盛宴”每月都在皖西學院上演。
華圖教育講師張亞東在事業單位備考講座上,用大數據分析六安市崗位競爭比:“文旅局崗位‘三不限’,但稅務系統更青睞財會專業,要揚長避短?!?024屆選調生楊欣茹正是受此啟發,放棄“千人崗”選擇選調生崗位并成功上岸,在輔導員史于濤的指導和督促下最終圓了考公夢。
生物工程專業校友倪夢茹在第十六期校友論壇上,展示了她從實習教師到學科骨干的成長軌跡:“當年在學院‘教師技能特訓營’的日子讓我受益匪淺,正是那段時光,讓我從連板書都寫不好的實習教師,成長為現在能帶出省獎學生的學科骨干。當年我每天磨課到凌晨,現在帶的學生拿了省獎。”臺下的大三學生陳雪當即報名學院“教師技能特訓營”。
長期以來,該校依托教育部紅色文化育人工作室、皖西學院紅色文化育人展廳、皖西學院綠色發展館、陳擁軍創業大師工作室,常態化開展“一職為你”、生涯嘉年華、就業力提升、專家講堂等就業指導活動,精準指導學生參與銀行、教師、公務員和考研等考試。其中“一職為你”品牌就業指導活動累計指導超過1.5萬人次。
此外,常態化開展“書記講就業考研、院長講學院實力、教授講人才培養、博士講學科前沿、校友講職業發展”的“五位一體”培訓講座,助力學生成功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大師工作室創始人陳擁軍說:“我們不僅要教學生‘敲門’,還要幫他們找到‘最適合的門’。”
宏志助航課程現場
以賽促學 就業指導強深度
“根據2024年第4期《汽車工業研究》期刊發布的行業分析報告預測,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將持續擴大,相伴而來也有對新能源汽車的各種用車焦慮,這種期待和焦慮催化著技術迭代的加快,其中,汽車結構設計優化首當其沖,所以我的就業目標是成為一名新能源汽車結構設計工程師?!痹谑÷殬I規劃大賽決賽現場,皖西學院選手胡宇恒詳細地闡述了自己進入汽車行業的十年規劃,最終斬獲銀獎,并獲得企業的實習邀約。
皖西學院將職業規劃大賽作為深化就業指導的重要抓手,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就業”的聯動機制,推動生涯教育從課堂走向實戰,從理論走向應用,從競賽走向就業,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據悉,第二屆校賽(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安徽賽區皖西學院選拔賽)吸引1.1萬名學生參與,28名成長賽道選手需完成“專業能力雷達圖”“職業世界探索報告”等任務。評委組組長吳學東點評:“有學生為調研寵物行業,潛伏貓咖打工兩周,這種行動力比獎項更重要?!?/p>
大學生就業教育教研室教師胡旺存為參賽學生定制“6+1”輔導計劃,每周6天在線答疑,1天面對面修改材料。成長賽道選手李思宇在教師指導下,將簡歷中的“發過傳單”改寫為“地推轉化率超團隊均值20%”,成功拿到營銷崗實習offer。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安徽賽區皖西學院選拔賽現場
多方協同 就業指導拓廣度
在六安市,一場推動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正在落地生根。皖西學院與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簽署合作協議,開創性地推出“彩鋁工藝師”培養計劃。
這一合作打破了傳統人才培養的邊界。根據協議,企業技術骨干將深度參與課程設計、就業指導等環節,把最新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標準引入課堂。材料與化工學院大二學生張洋(化名)作為首批入選學員,已經在企業工程師的指導下掌握了彩鋁涂層的調色配方?!耙郧爸荒茉谡n本上看到理論,現在能親手調試配方比例,這種實戰經驗太寶貴了?!睆堁笈d奮地表示。
“2+1”培養模式,學生前兩年在校夯實專業基礎,大三即可進入企業專業實習。墻煌彩鋁人力資源總監李兵透露:“我們不僅提供實習和就業崗位,表現優秀的學員畢業后可直接轉為技術骨干,享受優厚待遇。”
六安市裕安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這種“校政企”聯動模式既解決了企業招工難問題,又為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就業通道,更推動了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多方共贏。
皖西學院創新開展校政企合作專項行動,2025年先后與安慶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六安市裕安區、壽縣、舒城縣等地開展了以生源地為依托的校政企合作,為學生精準拓展就業崗位超過5000個,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等活動超過20次,成功掛牌“就在蕪湖服務站”“淳安縣人才聯絡工作站”。作為六安市高校首個外地人才工作站,累計組織百名學生赴奇瑞汽車等企業參觀,并促成“蕪湖人才政策校園直通車”活動,當場解答住房補貼、子女入學等疑問。
皖西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馬先鋒輕輕翻開辦公桌上的相冊,指尖在一張張畢業生照片上停留,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你看這位同學,”她指著一張身著工裝的照片說道,“去年畢業去了大別山深處的村小任教,前幾天剛發來消息說帶的班級考出了全鄉第一的成績?!?/p>
翻到下一頁,他接著說道:“這個穿白大褂的是王同學,現在深圳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做研發組長。記得他大四時還在為考研失利沮喪,我們幫他對接了行業導師,現在都帶團隊了。”相冊里還有創業開設計工作室的何琳、在國企成為技術骨干的范明宇......每一張照片背后,都記錄著一段就業幫扶的暖心故事。
“其實最讓我們驕傲的不是就業率數字,”馬先鋒合上相冊深情地說,“而是看到學生們都能找到綻放自我的舞臺。就像袁書記常說的,就業工作就是要當好學生職業生涯的第一位引路人,幫他們扣好走向社會的第一??圩?。”
□本報記者黃慧、通訊員張賢益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