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結婚多年的明光市民劉某懷疑丈夫陳某婚內出軌,要求離婚。明光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帶兩人走進該市“愛不釋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調解員王玲將夫妻倆分別帶到私密談話室,開展“背對背”談心。
了解到二人依舊有感情,王玲對夫妻倆進行了多次耐心細致的勸導、調解,最終夫妻倆重歸于好。
如今在滁州,諸如“愛不釋手”“鳳蝶進萬家”“好大姐”“安姐”等品牌工作室,已成為當地專業化調解婚姻家庭糾紛、護航婚姻家庭幸福的重要方式。
去年底以來,滁州市委政法委會同市婦聯等相關部門在全省率先制定并推行《滁州市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十條剛性措施》,從開展排查走訪、加強預測預防預警、運用多元化解手段、提高專業化調解能力、加強部門協作聯動、健全完善關愛救助機制等十方面推動婚姻家庭矛盾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治理”轉變,實現“案結事了”向“家和萬事興”的治理效能升級。
根據“十條剛性措施”要求,滁州市將進一步發揮“1+5+N”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作用,落實村(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排查職責,注重發揮基層政法干警、婦聯干部、平安志愿者等作用,努力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各地將重點關注高額彩禮、遺產繼承、家庭暴力等情況家庭,對關系不和的主動上門做工作、給予重點幫扶。充分發揮村(社區)第一道防線作用,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有針對性地了解需求,制定幫扶措施。加強預測預防預警,做好婚姻家庭糾紛狀況分析研判,努力防患于未然。
該市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銜接聯動,加快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規范化建設,整合各類調解資源力量,綜合運用法律規范、道德約束、心理疏導等方法,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對訴至法院的婚姻家庭類案件,逐案全過程排查化解。同時,推廣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品牌,提高專業化調解能力,加強部門信息聯通、矛盾聯調、風險聯控、問題聯治,形成工作合力。
滁州各地還不斷健全完善關愛救助機制,通過走訪慰問、落實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支持起訴助力維權、出具“家暴告誡書”、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依法維護受害者權益,做好幫扶救助。同時,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領良好社會風尚,利用村(社區)“婦女之家”維權服務站(點)、家事調解室等基層陣地,提供情緒疏導、心理調適、婚姻家庭關系指導等服務。婚姻登記機關引入社會工作專業力量,開展婚姻輔導宣傳和多元服務。
·編后·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滁州市推行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十條剛性措施,通過機制創新、品牌賦能、部門聯動、家風引領,構建了“前端預防+中端化解+末端鞏固”的閉環治理模式,將法治與德治融合、專業與群眾互補、治標與治本并重,實現從單打獨斗到協同共治、從被動處置到主動預防、從矛盾化解到幸福守護的轉變,以“小家安”促“大和諧”。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