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7日,為深化學生對徽州文化的理解,拓寬視野,安師大附屬長豐下塘實驗學校組織七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為期兩天的徽州研學實踐活動。同學們在行走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領略了徽州自然與人文的獨特魅力。
探秘黃山九龍瀑,感受自然奇觀
4月16日上午,同學們滿懷期待從學校出發,首站抵達黃山九龍瀑景區。這里飛瀑流泉,層疊而下,宛如九條白龍騰躍于山間。在導游的講解下,同學們不僅欣賞到壯麗的自然景觀,還了解到黃山地質構造與生態保護的奧秘,深刻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
漫步西遞古村,品味徽派建筑
當天下午,研學隊伍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古村落。青磚黛瓦、馬頭墻高低錯落,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磚雕讓同學們嘆為觀止。通過實地觀察和導師講解,大家深入了解了徽商文化、宗族制度和古建筑智慧,感受到徽州人“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
圍爐共話徽韻,執手同歌皖風
當晚,研學基地舉辦篝火晚會。各班同學輪番展示才藝,課本劇表演《狼》、歌曲獨唱《煙火里的塵埃》、同學大合唱等節目精彩紛呈。師生圍坐篝火,分享首日見聞,其樂融融。
尋訪西溪南濕地,體驗生態之美
4月17日上午,同學們走進被譽為“綠野仙蹤”的西溪南濕地。這里草木蔥蘢,溪水潺潺,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讓大家流連忘返。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開展了生態觀察活動,用鏡頭捕捉濕地美景,記錄生物多樣性。這場別開生面的自然課堂吧,讓同學們親身感受濕地魅力,樹立生態保護意識。
探非遺博物館,傳承文化瑰寶
研學最后一站是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館內陳列著徽墨、歙硯、徽州三雕等傳統技藝精品,同學們還現場觀摩了非遺傳承人的精湛技藝,并親手體驗了部分工藝制作流程。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讓徽州文化薪火相傳。
圓滿返程,收獲滿滿
下午,同學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歸途。此次研學活動不僅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徽州自然與人文的深厚底蘊,更在實踐中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學校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此類寓教于行的研學課程,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曹豐全、薛純)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