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正值谷雨時節,萬物復蘇,生機盎然。在歙縣璜田鄉蜈蚣嶺村里四塢茶園內,青山環抱,茶香裊裊,歙縣梯地茶園系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核心區揭牌儀式暨街源烘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發布會的活動在此舉行,為這片古老的茶園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活動由黃山市茶葉行業協會、歙縣茶葉行業協會主辦,歙縣街源農業商會承辦。三大茶界力量強強聯合,攜手在這片茶園搭建起了一座文化的橋梁,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歙縣茶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那份來自歲月深處的韻味與傳承。
上午10時,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歙茶中心茶類專家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街源烘青的歷史與發展。從古老的傳說到現代的創新,每一個細節都展現了街源烘青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品質魅力。在場的每一位嘉賓都仿佛穿越時空,親身體驗了一次茶文化的深度之旅。
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黃山市茶葉行業協會、歙縣茶葉行業協會、街源農業商會代表共同發布了“街源烘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標志著這一傳統名茶正式邁入品牌化發展新階段。街源烘青歷史悠久,璜蔚為徽州烘青的發源地。萬歷三年(1575),璜蔚茶商胡汝皋創制烘青茶并推向全國,幾百年來行銷至今。地理標志認證的成功,不僅彰顯了街源烘青獨特的地域品質,還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其贏得更高的聲譽,從而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助力茶農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歙縣街源茶商為加快茶產業發展,2023年成立了“歙縣街源農業商會”,街源片區現有茶園約6.7萬畝,茶葉年產量0.37萬噸。這一龐大的產量背后,是茶產業作為當地農業支柱產業的堅實地位。活動當天,多家茶企與合作方達成街源烘青產銷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超千萬元。
“我們將繼續用好‘街源烘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加強標準化茶園建設,提升茶葉品質,推進工業標準化生產,建立茶文化展示館,全方位提升茶農收入?!辫镟l黨委副書記、鄉長徐聰表示。
現場,“歙縣梯地茶園系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核心區”正式揭牌。此次揭牌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責任的傳遞,激勵著當地茶農和各界人士繼續守護這片土地,傳承茶文化,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茶藝表演區同樣精彩紛呈。茶藝師以茶為媒,將歙縣梯地茶園的千年文化底蘊娓娓道來。茶香裊裊升起,彌漫在會場的每一個角落,仿佛訴說著這片土地上茶農世代耕耘的辛勞與智慧。
歙縣梯地茶園系統是千百年實踐形成的“山地森林-梯地茶園-村落作坊-溪井河塘”良性農業生態系統。農科院專家在現場通過生動地講述,向與會嘉賓展示了這一獨特農業系統的生態價值。歙縣梯地茶園系統是江南鄉土文化發展的活化石,是研究鄉土中國的典型范例。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歙縣梯地茶園系統,茶園面積28萬畝,2024年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75億元,譜寫了“綠葉變金葉”的產業傳奇。近年來,歙縣深入踐行“三茶”融合理念,通過“茶文化賦能、茶科技驅動、茶產業升級”三維發力,積極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帶,構建茶葉全產業鏈體系。
未來,歙縣將繼續依托梯地茶園系統的文化底蘊和生態優勢,重點培育茶文旅綜合體、精深加工園區等新業態,持續對傳統農業與現代產業融合發展進行創新探索,讓千年茶鄉既留得住“采茶撲蝶”的田園詩意,又裝得下“數字茶園”的現代氣象,讓歙茶品牌走向世界。
文:蔣若童 徐曉東 胡婧
圖:方信金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