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如簾,守護者的手電光劃破夜空。”4月21日,歙縣遭遇今年以來最強暴雨襲擊,新安江流域6小時降雨量達160毫米。街口鎮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對防汛重點河段、地質災害點及重點房屋開展拉網式排查,面對突發險情,鎮村干部以"雨夜不眠人"的姿態,構筑起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
“雨太大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有情況隨時聯系我們!”暴雨傾盆而下,河水迅速上漲。全鎮黨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成防汛應急小隊,攜《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兵分多路,對3.2公里重點河段、16處地災點展開"掃雷式"排查。強光手電在雨簾中交織成網,在新安江沿岸來回掃動,仔細查看水位變化,排查堤壩隱患。
“新門村初港段發生小規模塌方!”21時許,應急小隊巡查中發現王街公路因山體滲水引發多處碎石滑落,致使路面阻斷。鎮村10干部聞訊而動,鐵鍬與撬棍并用清理尖銳巖塊,同時安排疏導員手持熒光指揮棒實施單邊放行。暴雨中,沾滿黃泥的雨靴反復踩過濕滑路面,嘶啞的"倒車!慢行!"指令穿透雨幕,與手電光束在瀝青路面投射的光斑,共同構成搶險前線的特殊夜曲。
防汛抗災的銅墻鐵壁,既要鋼筋水泥筑堤壩,更要民生溫度暖人心。此次防汛排查,街口鎮以“不漏一人、不落一處”的堅守,用沾滿泥漿的腳步丈量出鎮域安全的生命線。
(吳建平)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