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 何 飛
面對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與產業快速迭代,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亟待從“泛在化”向“精準化”轉型。近年來,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職業規劃大賽為契機,推動生涯教育“精準滴灌”,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一是分層分類,即課程匹配學生需求
學校立足醫學特色,構建“分群體、分階段”的生涯教育體系。針對在校生、實習生、畢業生三類群體,由專業教師、企業導師、輔導員組建形成“三維導師團”,提供差異化指導:大一通過“生涯體驗課”感知行業,大二依托“職場訓練營”強化技能,畢業生聚焦“求職加油站”提升實戰能力。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線上提供職業測評、行業大數據分析工具;線下通過企業參訪、團隊項目深化實踐,形成“理論+實踐”雙輪驅動。
二是校企協同,即教育鏈對接產業鏈
學校打破校企壁壘,將產業需求融入教育全過程。聯合醫療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實習就業基地,邀請企業HR擔任大賽評委與課程導師,舉辦各類專業技能大賽,將行業最新標準引入課堂,以賽促學提升學生實操能力。另外,通過“訂單式培養”“定制化課程”等方式,實現了課程與崗位對接,將企業用人需求前置至人才培養環節,助力學生優質就業。
三是多元拓崗,即精準覆蓋就業群體
為應對就業市場多元化趨勢,學校構建政府、學校、企業、行業、醫院“五位一體”協同促就業機制。堅持“大型市場規模化、特色市場多元化、小型市場常規化”理念,舉辦各類校園就業市場活動。大型“雙選會”滿足規模化需求,“小精專優”行業招聘會聚焦專業細分領域,針對學生差異化就業意向,提供“分層供給”崗位資源。強化“三支一扶”“西部計劃”政策宣講與報考指導服務。同時,支持靈活就業,為創業學生提供孵化資源,形成“基層穩主體、市場擴渠道、創業添活力”的多元格局。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絕非一賽之功,而是一場關乎學生終身發展的“長跑”。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精準化就業服務為方向,將賽事經驗轉化為育人資源,加強課賽融合,不斷優化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未來,學校將利用AI大數據模型構建學生成長數據庫,動態追蹤就業意向與能力短板,實現“一人一策”精準賦能,打造 “職業啟蒙——能力培養——崗位實踐” 全周期體系,讓生涯教育真正成為學生職業發展的“指南針”與“助推器”,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充分就業,為健康中國戰略培育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層醫療人才。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