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五一”長假期間學生防溺水安全管理,增強教師防溺水安全教育責任意識,提升應急處置能力,4月22日下午,蒙城縣城關第三小學仁和路校區組織全體教師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專項培訓。此次培訓通過案例分析、知識講解、實操指導等形式,為教師們筑牢防溺水安全“防護網”。
責任先行:繃緊安全之弦
培訓伊始,安全辦主任張義平結合近期全國范圍內發生的青少年溺水事故案例,著重強調了防溺水教育的緊迫性與重要性。他指出,“五一” 長假期間,學生的戶外活動顯著增多,這一時期尤為關鍵。教師們務必將防溺水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之中,借助家校協同合作,共同織密安全網絡。張主任表示:“每一個生命背后都是一個家庭,我們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落實安全教育,做到‘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 這番話語引發了全體教師的強烈共鳴。
專業賦能:夯實知識儲備
作為本次培訓的主講人,張主任從“溺水事故成因”“預防措施”“應急救援”三個方面展開了深入培訓。他結合教育部《中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指南》,詳細講解了“六不”兩會核心知識,并通過視頻演示溺水時的正確施救流程,特別強調“智慧救援”的理念,即不盲目下水,優先采用救生器材、大聲呼救等科學方式,此外,他還分享了家校溝通技巧,建議教師通過主題班會、安全告知書、短視頻等形式,向家長傳遞監護責任,全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動機制。
互動實踐:提升應急能力
培訓中,教師們分組參與了“模擬溺水救援”情景演練。在安全處教師的指導下,教師們學習了救生圈、救生繩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心肺復蘇術的基本操作步驟。“按壓頻率要保持每分鐘100-120次,掌根重疊,垂直向下用力......”實操環節中,教師們認真練習、相互指正,切實掌握了應急救護的關鍵技能。不少教師感慨道,通過親身體驗,深刻認識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未來定會將這些技能融入課堂教學,教會學生如何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落實落細:筑牢安全屏障
培訓最后,校區負責人孫中民作總結講話。他要求全體教師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將防溺水教育納入“五一”小長假前的重點工作:一是各班立即開展“珍愛生命,預防溺水”主題班會,通過案例警示、知識競賽等形式強化學生安全意識;二是聯合家長委員會,向全體家長發放《防溺水安全承諾書》,提醒家長加強監護;三是教師值班團隊要加強校園周邊水域巡查,與社區建立聯動預警機制。
據悉,仁和路校區后續還將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安全演練等多渠道持續推進防溺水教育,將安全意識深植學生心中。此次培訓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安全管理能力,更進一步明確了“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擔當。正如教師代表王磊在發言中所說:“守護學生安全是我們的天職,我們將以更扎實的工作,為孩子們的假期安全保駕護航。”
(陳宏亮)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