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濉溪縣實驗小學舉行2025年安徽省少先隊課題《古琴文化傳承與少先隊陣地建設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會。濉溪縣教育局、團濉溪縣委、濉溪縣文化館等相關單位專家及校領導、課題組成員參會,共同探討傳統文化與少先隊教育的創新融合。
濉溪縣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周文娟在致辭中強調,將古琴文化與少先隊思想引領相結合,既是傳承家鄉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創新德育模式的有益探索。學校將為課題研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培養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
隨后,課題主持人、濉溪縣實驗小學大隊輔導員張奇志全面闡述開題報告,從文化傳承使命、古琴育人價值及少先隊陣地建設需求出發,剖析了當前古琴文化傳承面臨的困境,明確課題擬解決的核心問題,涵蓋融合策略匱乏、育人路徑不完善、資源整合不力及師資素養待提升等方面。同時,詳細介紹研究內容,包括陣地建設、育人路徑建構、跨學科資源整合及輔導員素養提升等,展現了課題研究的系統性與創新性。
濉溪縣文化館館長、嵇康琴館館長李俊民作為課題組成員代表發言時介紹了過去一年濉溪在古琴之鄉建設中取得的成果。針對課題研究,他提出探索"非遺傳承+紅色教育"融合模式,開發研學項目,編寫《琴夢家園》讀本,塑造"濉小琴"文化形象,構建專業師資庫,并利用現代技術推動家校共育。李俊民強調,該課題標志著古琴傳承從"小眾技藝"轉向"大眾育人",將助力打造"嵇康故里?琴韻少年"品牌,為全省少先隊傳統文化教育提供示范。作為文化館館長,他承諾將全力提供場地、資料和師資支持。
隨后,與會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深度審議。專家們充分肯定課題選題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價值,認為其緊密貼合國家文化傳承戰略與少先隊育人目標,創新點突出。
團濉溪縣委書記周開濟對課題研究提出指導意見。他強調,課題應緊扣古琴文化傳承主題,深入挖掘其背后蘊含的深層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研究站位,緊密對接《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等上級政策文件精神,確保研究方向的政治性與引領性。周開濟指出,研究過程中需深化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讓少先隊員成為文化傳承的主動參與者。同時,要注重成果呈現的系統性與可視化,清晰展現少先隊員在文化認知、實踐能力、價值塑造等方面的成長軌跡,切實體現古琴文化傳承與少先隊育人目標的深度融合與協同提升。
教研員吳彬老師建議強化理論支撐,構建古琴文化與少先隊價值觀的契合框架;教研員倪本芹老師提出聚焦政策背景、細化問題鏈;濉溪縣教育團工委書記、少先隊總輔導員高升則強調,應充分挖掘古琴文化在家庭育人中的獨特價值,將古琴藝術蘊含的"中正平和"精神內核與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有機結合,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濉溪縣教育局辦公室負責人韓梅在總結發言中也肯定了課題價值,同時要求課題研究要聚焦育人實效,形成可推廣經驗。
課題組表示,將充分吸納專家意見,以系統性研究推動古琴文化與少先隊活動的深度結合,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育人活力,為全省少先隊工作提供"濉溪樣本"。
李俊民在發言中強調:"古琴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少先隊是紅色血脈的傳承陣地。此次課題不僅是學術探索,更是文化使命。期待通過各方合作,在琴弦的震顫中喚醒文化記憶,在少先隊的旗幟下培育時代新人。”(張奇志)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