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歙縣金川鄉,海拔800多米的群山間,漫山遍野的山茱萸正盛開著金黃色的花朵,散發出濃郁的藥草香。在這片曾被貧瘠困擾的土地上,金川中心學校提煉出“勇立山巔、樸實無華;頂風傲雪、自強不息;扎根貧瘠、無私奉獻”的山茱萸精神,并將其融入校園的晨讀聲、書頁的翻動聲,浸潤著鄉村學生的成長軌跡。
在距離金川鄉80千米遠的黃山市屯溪百鳥亭小學,從學校圖書館、快樂讀書吧、班級圖書角,甚至走廊的“好書漂流站”、樓梯的“轉角圖書室”,處處洋溢著“樂讀悅讀”的氛圍,品類豐富的書籍讓學生們觸手可及、愛不釋手......
從“十戶之村,不廢誦讀”到“悅讀黃山·書香徽州”,自2022年8月起,黃山市秉持“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優良傳統,在全省率先開展“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引導激勵全市青少年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2023年4月,該市印發《黃山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全市18.5萬名中小學生、1.8萬名教師及廣大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讀書行動。從一本書到一座城,“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品牌持續擦亮,黃山市作為全省唯一城市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區域優秀案例。
愛上閱讀讓童年有光
“童年里,書籍是我最珍視的寶藏。”金川中心學校學生吳文揚至今對去年校園讀書節活動中讀到的《魯濱遜漂流記》記憶猶新。“魯濱遜在荒島上克服重重困難,憑借頑強的意志和智慧生存下來。我跟著書中的描述,仿佛與他一起在荒島搭建住所、種植莊稼、對抗野獸。有一次,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道特別難的數學題,怎么都解不出來,心情特別沮喪,差點就想放棄了。但這時,魯濱遜在荒島上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畫面浮現在我腦海里,我告訴自己不能退縮。于是我重新梳理思路,反復鉆研,最終成功解開了難題。”
吳文揚告訴記者,閱讀不僅豐富了他的詞匯量,開闊了他的視野,還讓他養成了在困境中永不放棄的品格。現在他的作文不再干巴巴的,變得生動有趣,還獲得了黃山市“暑期讀一本好書”活動二等獎、黃山市“讀書達人”稱號。“閱讀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在鄉村成長的道路,讓我看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吳文揚說。
山茱萸的果實在中藥典籍中被稱為“紅衣仙子”,而金川中心學校以“書香”為引,熬制著另一劑“教育良方”。“散發藥草香的山茱萸能治病救人,散發著書香的校園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金川中心學校校長方光欽介紹,近年來,學校以“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青少年讀書行動為契機,積極營造閱讀環境、構建師生閱讀體系與創新開展閱讀活動,通過閱讀為鄉村學校注入文化活力,讓鄉村學生突破地域限制,豐富知識儲備,增強自信,開闊視野,為其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點亮鄉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作為黃山市“書香校園”,該校利用電子屏、櫥窗推廣閱讀行動,更新班級圖書角,建立“好書交換站”“個人小書庫”,為師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在這所鄉村校園里,教師有專屬的讀書方案,每周保證兩小時閱讀時間并開展沙龍研討;學生堅持早讀、午讀、晚讀,開設閱讀指導課及每月共讀書目交流活動。近期,圍繞世界讀書日,該校開展了“讀、寫、講、賽、融”系列主題活動,包括“最美閱讀本”評選、“好書我來薦”分享會、讀書知識競賽以及經典誦讀活動,激發師生閱讀熱情,深化“書香校園”建設。校園里,那些捧著書籍交流的稚嫩身影,與山崖上倔強綻放的金黃花海,構成了鄉村教育最生動的圖景。
歙縣金川中心學校學生交流閱讀
特色“悅讀”讓校園有魂
“早在2018年建校伊始,我們就把‘書香校園’作為自己的第一張名片來打造,因為閱讀實在是太重要了。”百鳥亭小學副校長洪艷艷介紹,學校曾面向師生、家長廣泛開展了關于閱讀活動的調研,了解到其關于閱讀活動的實際需求,并發現當前閱讀的難題并非缺乏課外書,而是閱讀的時間有限,學生沒有養成閱讀興趣,也沒有科學的指導。
為此,該校拓展閱讀場所,營造“悅讀”氛圍;開啟“三讀模式”,保證“悅讀”時間;發揮榜樣效應,引領“悅讀”風尚;創建亮點課程,豐富“悅讀”形式;瞄準學科融合,提升“悅讀”質效。根據年級特點,設立六個子課程內容——繪本園、童謠屋、故事營、童劇社、演講臺、辯論團,有序引導學生從單篇閱讀到大單元閱讀,從單書閱讀到群書閱讀,將課外閱讀與課內指導相融合,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營造浸潤式“樂讀悅讀”的氛圍。通過開啟晨誦經典,與黎明共舞;午讀名著,喚醒生命美好;暮省記錄,描繪七彩童年的“三讀模式”,保證學生閱讀時間。為避免學生陷入“為了閱讀而閱讀”的漩渦,該校創新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設立多個亮點“閱讀+”課程,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瞄準學科融合,啟動全學科“閱讀提質增效”行動,并通過“閱讀指導課”“閱讀討論課”以及“閱讀分享課”等形式,探索學生閱讀體系創建。
為深化“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今年4月,該校以“春風作序書為卷,墨香致遠伴成長”為主題開啟持續兩個月的讀書節活動,聚焦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引導家長共育書香家庭,并通過多元活動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構建家校社協同閱讀生態。“自讀書行動開展以來,學校仿佛有了根和魂,各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育人成效顯著。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通過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定堅實基礎,讓閱讀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良好習慣和精神追求。”洪艷艷介紹,2019年,學校被評為屯溪區四星級書香校園;2022年,學校開啟“書香校園強基工程”;2023年,學校榮獲省“最美書屋”榮譽稱號。
百鳥亭小學啟動讀書節活動
科學指導讓閱讀有力
“有的學校圖書室鎖著門,有的班級共讀一本書都湊不齊。但學生們捧起書時眼里的光,讓我更堅定了這份使命。”在“閱讀送教下鄉”活動中,汪年寶走訪了很多鄉村小學。從教25年,他始終扎根語文教學一線,現任黃山市黃山區甘棠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黃山市“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專班成員、黃山區閱讀指導團隊成員致力于推廣兒童閱讀,助力區域“書香校園”建設。
作為區級閱讀指導團隊核心成員,汪年寶認識到“獨行快,眾行遠”的道理,通過多維輻射構建區域閱讀指導網絡。近年來,他牽頭組織黃山區閱讀指導培訓活動十余場,覆蓋該區二十余所小學。從“整本書閱讀策略”到“班級讀書會設計”,他結合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幫助教師突破“重教材、輕素養”的思維定式。
“培訓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賦能。每次講座后,我會收集老師們的困惑,比如‘如何平衡閱讀進度差異’‘怎樣激發男生閱讀興趣’等,再通過專題研討、線上答疑逐個擊破。”汪年寶介紹,這種“問題導向”的培訓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層教師的閱讀指導能力。
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汪年寶始終秉持“讀進去,思出來”的理念,以示范課為載體,探索出一套“三階推進”整本書閱讀法。第一步,導讀激趣,埋下種子。“好的導讀課,要像預告片一樣吊足胃口”。他常通過懸念設問、片段共讀、關聯生活等方式點燃學生興趣。第二步,過程指導,方法賦能。針對學生“讀不完、讀不懂”的痛點,他設計“閱讀任務單”,將批注、思維導圖、人物檔案等工具融入共讀。第三步,成果轉化,深度對話。他通過讀書沙龍、戲劇創編、主題辯論等活動,推動閱讀走向思辨與創造。在汪年寶看來,“當學生主動追問‘為什么’,當書本與生命產生共鳴,閱讀才真正有了力量”。
面對“閱讀送教下鄉”活動帶來的觸動與思考,他創新采用“1+N”送教模式:1節示范課后,跟進N次線上指導。他與教師共建班級圖書角,用廢舊木板制作“漂流書架”;他發起“親子共讀微視頻”活動,讓留守兒童的閱讀不再孤單。這些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鄉村不缺愛讀書的學生,缺的是點燃火種的人”。
“閱讀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靜待花開的遠行。我們既要教會學生如何奔跑,更要陪伴他們欣賞沿途的風景。”汪年寶始終相信,“教育最美的樣子,是讓學生與好書相遇時的怦然心動。”未來,他將繼續深耕閱讀沃土,探索更多元化的指導路徑,讓書香浸潤每個學生的童年。
汪年寶(后排右一)在指導學生閱讀
全民自覺讓書香致遠
春風翻過頁頁書,時光不負少年郎。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部署,認真落實教育部及省教育廳關于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工作要求,持續擦亮“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品牌,4月18日上午,黃山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暨“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推進會召開。
會議指出,該市作為全省唯一城市入選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區域優秀案例,這是全市教育系統共同努力的結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結果。全市教育系統閱讀行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各地各校立足實際,不斷創新,取得了顯著實效,營造了濃厚的校園閱讀氛圍,有力地推動了全民閱讀活動開展。
會議強調,要以“4·23世界讀書日”等為契機,把“悅讀黃山·書香徽州”閱讀行動抓得更實、品牌擦得更亮,著力提升品牌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知名度、美譽度。一要一以貫之抓閱讀,二要“五育融合”抓閱讀,三要縱深推進抓閱讀,四要多維宣傳抓閱讀,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形成區域性閱讀教育生態,助力群眾滿意的教育強市建設。
據悉,讀書行動開展以來,該市加強組織領導,全面細致部署;豐富閱讀載體,優化閱讀環境;創新活動形式,激發閱讀興趣;融合課堂教學,實施科學引領;建立專家團隊,加強教師培訓;健全交流機制,彰顯閱讀成果;加大宣傳力度,打造閱讀品牌,親子閱讀、愛國主義讀書教育、“4·23世界讀書日”等活動蓬勃開展,廣大師生在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系列讀書創作活動中取得累累碩果。從群山之巔的書聲瑯瑯到城鄉校園的墨香四溢,黃山市正以閱讀為紐帶,編織著教育強市的錦繡畫卷。當書香浸潤每一寸土地,當閱讀成為全民自覺,這片承載千年文脈的徽州大地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文化之光。
黃山市召開讀書行動工作推進會
(記者 謝婷婷 特約通訊員 查曉馳)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