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山西紅豆峽澳淶山莊強勢“出圈”,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在由中國城市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十大最美山莊”評選中,澳淶山莊力壓群雄,斬獲“中國最美山莊”稱號且位列榜首,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其自身實力的高度認可,更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樣本 。
自然與文化雙輪驅動,夯實文旅根基
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在于對資源的深度挖掘與利用,而澳淶山莊在這方面堪稱典范。它坐落于國家5A級景區太行山大峽谷紅豆峽,占地800余畝,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峽谷全長15公里,珍稀紅豆杉超10,000株,與330余種植物構建天然植物博物館;黑龍潭、紫團山等景點,峰巒、峽谷、深潭、洞穴交相輝映,自然景觀豐富多樣,這是其吸引游客的天然優勢 。
與此同時,澳淶山莊不忘對文化底蘊的挖掘與傳承。其前身荊浩畫院,承載千年文脈,山莊圍繞中國山水畫鼻祖荊浩的隱居創作淵源,打造“行走的山水畫”沉浸式體驗,讓游客能親身參與國畫創作、聆聽神話傳說、體驗非遺民俗,在古建筑群中感受東方美學。這種自然與文化的雙輪驅動模式,既滿足了游客對自然風光的欣賞需求,又迎合了他們對文化內涵的探索渴望,為文旅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創新融合多元業態,開拓發展空間
在文旅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創新與融合是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關鍵。澳淶山莊在這方面積極探索,成績斐然。它打造山西首個元宇宙拍攝空間——澳淶塢短劇影視基地和太行山寫生基地,吸引鄭曉龍、胡雪樺、張光北、鞏漢林、金珠、候天來、譚卓、王雷、朱剛日堯、李明啟及著名編劇韓志君、王宛平、王小平、宋方金等眾多影視明星、導演及藝術家打卡,成功實現“文旅+科技”“文旅+藝術”的深度融合 。
一方面,科技的融入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元宇宙拍攝空間讓游客仿佛置身虛擬與現實交織的奇妙世界,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另一方面,影視明星和藝術家的到來,借助其強大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提升了澳淶山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來。此外,山莊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如書畫展、文化論壇等,進一步豐富了文旅業態,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 。
注重服務品質提升,優化游客體驗
優質的服務是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澳淶山莊構建全場景高品質服務體系,從住宿、餐飲到商務會議、康養休閑等設施一應俱全。住宿有新中式客房、星宿主題客房、高端四合院與湖景別墅多種選擇,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酒店大堂陳列珍稀奇石,將地質文化與藝術融合;餐飲以本地生態食材打造養生宴席 。
在服務細節上,山莊注重營造溫馨氛圍,從木質陳設到貼心服務,都讓游客感受到賓至如歸。這種對服務品質的極致追求,使得游客在欣賞美景、體驗文化的同時,享受到舒適便捷的服務,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為文旅產業發展樹立了良好口碑 。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文旅產業的發展不應僅僅局限于自身的經濟效益,還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澳淶山莊的成功,為當地經濟發展、居民增收和文化傳承帶來積極影響 。
隨著山莊知名度的提升,游客數量增多,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實現了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的良好局面。同時,山莊對本地文化的挖掘與傳承,也增強了當地居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促進了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形成了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
澳淶山莊的“出圈”并非偶然,它在資源挖掘、創新融合、服務提升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成功經驗,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徑。在未來的發展中,各地文旅產業應因地制宜,借鑒其成功之處,不斷探索創新,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更多像澳淶山莊這樣的文旅勝地綻放光彩,為人們帶來更豐富、更優質的文旅體驗 。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