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江 濤
新冠疫情自發生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并落實一系列防控舉措,確保了國內疫情可防可控的良好局面,有效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但由于病毒變異、人員流動等多種因素,國內疫情仍然存在點狀暴發的態勢,疫情防控已成為常態工作,高職院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創新形式,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是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也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抓手,意義重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第一,充分認識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從近三年的疫情發生形勢來看,疫情的出現具有突發性、復雜性、持續性等特點,特別是突發聚集性疫情,容易給學生帶來悲觀、焦慮的負面情緒。疫情發生以后,為盡快實現動態清零,針對學生群體集中的高校,較多采用暫時性封閉管理的措施,學生居校生活,無特殊情況不外出。鑒于高職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封閉管理給學生心理帶來一定壓力,個別學生出現臨時性心理焦慮、心理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另外,階段性區域疫情結束后,處于常態化防控工作需要,對學生的離校和長距離外出還會有適當的限制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先進典型案例為主要元素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實效性強,具有很好的思想引導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理解國家的防疫政策,進一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所以,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必要,而且迫切,必須花大力氣抓緊抓好。
第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的幾點建議。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客觀面對疫情,主動適應形勢、認真做好防控,需要高職院校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實現全過程跟蹤、全方位引導。
一是建立縱向到底、全過程跟蹤的管理制度,及時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受疫情常態化的影響,出于對學生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視,學生管理模式也會有相應的改變,學生思想出現波動的可能性較以往有所增加。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改變以往主要依賴輔導員關注學生思想動態的做法,建立以校領導——二級學院領導——輔導員——班級干部四級管理制度為主干的縱向到底、全程跟蹤的教育管理模式。校領導以中層干部會、校領導接待日、為師生上黨課、思政課等形式經常性聽取師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意見建議;二級學院領導通過分工建立聯系班級制度,各管一塊,壓實責任;輔導員通過主題班會、談心談話等形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把對學生的關心落細落實;班級干部重點關注學生中的突發情況、意外事件,及時跟輔導員聯系,確保出現問題能第一時間關注和處理。
二是形成橫向到邊、全方位引導的教育模式,持續創新思政教育形式。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高職學生由于主客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學習習慣不太好、興趣不夠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強等特點,因此,不能一味理論說教,而要創新思路,增強思政教育的親和力,以他們感興趣的形式開展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要實現線上線下教育有效銜接,發揮線上有利于拓寬學生咨詢問題的通道,線下有利于直觀面對學生、發現問題可以及時給予有效指導的優勢,較好實現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要充分利用思政課、主題班會等形式,挖掘抗疫中涌現的既平凡又典型的故事,通過主題宣講、座談發言、短片回顧等,傳遞抗疫典型人物無懼無畏的精神和勇氣,利用典型事跡引導學生刻苦學習、奮發有為。建立由學校各部門教職員工及后勤服務人員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伍,讓學生在細致入微的校園綜合服務中感受到校園的溫馨和諧及人文關懷,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認識,在困難時不氣餒,實現自身良好發展。
疫情防控常態化給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帶來了新挑戰,必須創新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推進各項舉措,提升思政教育實效,為高職院校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堅強保障。
責任編輯:李志慧